随着人们对美容护肤需求的增加,医疗美容市场迅速扩大,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引导消费者选择合法正规的产品和服务,运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医疗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医疗美容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它本质上是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毛发的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美容院等生活美容机构须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医疗美容产品不同于化妆品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开的信息,面部医疗美容中排名前五的为:肉毒素注射、软组织填充(包括透明质酸或自体脂肪填充等)、化学剥脱术、激光脱毛、微晶磨削术。在上述医疗美容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医疗器械均属于医疗美容产品。使用医疗美容产品进行美容,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内,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的医生才能操作。
在生活美容中,化妆品应用普遍。化妆品主要采用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将产品散布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的目的。化妆品的使用方式没有创伤性和侵入性,采用注射、口服等方式使用的产品均不是化妆品。化妆品的施用部位是人体表面,所以施用部位深入真皮层或者皮下的产品,均不是化妆品。
三、医疗美容产品带来的风险不同于化妆品
目前医疗美容中应用最多的是
A型肉毒素(俗称“除皱针”“瘦脸针”),多用于治疗面肌痉挛和改善面部动力性皱纹。注射本身可导致红斑、水肿、瘀斑、疼痛等不适。注射过程中如果注射解剖层次不准确或药物剂量不恰当,肉毒素作用到非靶向肌肉,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上睑下垂、眉下垂、复视、斜视等。正常情况下A型肉毒素在面颈部美容适应症中的使用剂量十分安全,但是近年来,来源不合法的肉毒素产品注射后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反应,轻者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重者出现吞咽及发音困难、呼吸肌麻痹、尿潴留等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原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
2008年将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列入毒性药品管理,药品批发企业只能将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销售给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医疗美容机构。美容院、药店、网购平台等禁止销售或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四、医疗美容消费风险提示
运河区
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消费者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时
,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警惕,增强识骗防骗能力,安全安心求美。
(一)医疗美容本质上是医疗行为,注射机构应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应有
“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肤科”等。负责实施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美容注射的医师应是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肤科主诊医师。一般的美容院、居民楼不具备医疗资质,不能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二)肉毒素注射剂等医疗美容产品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由有资质的医生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使用合法产品。在肉毒素注射剂等医疗美容产品前,
一是
要先检查外包装盒的密封性,防止已拆封。
二是
使用扫描药品电子监管码确认身份。正规肉毒素包装盒的侧面贴有
20位数字组成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该监管码是一物一码,不法机构很难造假,扫码验真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辨别假货水货,打开手机支付宝扫描“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真品会立即显示药品的生产、流通等信息。
三是
要求医护人员当面配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要让药品离开自己的视线,以确保药品未调包。消费者还可以对产品进行拍照,记录肉毒素的电子监管码,也可以要求医护人员将电子监管码剪下贴在本人病历上。
四是
注射使用
A型肉毒毒素后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及时就医,遵从医嘱进一步处理,并配合医生采集信息,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配合调查。
(三)医疗美容产品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实行严格管理,建议消费者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医疗美容产品,以避免使用违法产品或者不当使用合法产品造成伤害后果。
(四)消费者在选择使用医疗美容产品或者尝试医疗美容项目时,应当事先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对美容治疗的预期效果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合理评估,理性选择医疗美容。
(五)如果发现疑似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或来源渠道不明的药品,请及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可拨打
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举报。
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图片内容源于网络
编辑:王 琳
审核:李 娜 史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