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不会无缘无故得糖尿病?医生:多半爱干这 4 事,早改早防
创始人
2025-10-15 11:27:34
0

糖尿病如今成了现代社会的一大隐忧。很多人可能觉得,糖尿病的发生只是跟基因和体质有关,自己平时也没有什么不适,便认为与自己无关。可现实是,糖尿病并不会无缘无故地找上你。

医生通常会告诉你,糖尿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某些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做那些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事,糖尿病是可以避免的。哪些习惯容易引发糖尿病呢?根据多年的研究,以下四个行为可能是糖尿病的“幕后推手”。

1、饥饱不定

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太注重饮食规律,吃饭时间不固定,饥一顿饱一顿,长期如此,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长期这样下去,身体很难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最终可能演变成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吃饭就是解决肚子饿的问题,至于吃什么、几点吃,似乎无关紧要。然而,这种“随意”的饮食方式,实际上会让身体的代谢体系产生混乱。一个不规律的饮食时间,导致胰岛素和血糖的波动,最终容易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

2、每天久坐超 8 小时

如果你每天都长时间坐着,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几乎没时间活动,身体的代谢水平会大大降低。现代社会的工作节奏快,很多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着。吃饭时也习惯着坐着,几乎没做过多少运动。

久而久之,血糖的代谢受到影响,胰岛素的作用也越来越弱。这种“久坐”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糖尿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流行病学研究,长期坐着不动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那些积极活动的人高出许多。

3.爱喝 “隐形糖饮料”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也大大加剧了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奶茶、可乐这些“隐形糖饮料”,常常被人忽视,却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体内的糖分负担。

很多人喜欢喝奶茶,认为只要是喝液体,不会像吃甜点那样容易让人发胖。可实际上,奶茶和可乐里的糖分高得吓人。一瓶奶茶或者一杯可乐含糖量堪比几块糖果,喝进去后,糖分迅速被身体吸收,胰岛素分泌也就瞬间增加。

长期饮用这些饮料,血糖的波动非常大,这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因。与其偶尔吃个蛋糕,喝上一杯奶茶,糖尿病的风险可能更高。

4、长期熬夜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熬夜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尤其是晚上不按时休息,凌晨一点后还在睁着眼睛,生物钟就会被打乱。生物钟的紊乱会影响到身体的各项功能,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血糖的调节。

当你熬夜时,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改变,血糖水平也无法有效地维持稳定,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专家指出,长期熬夜,不仅仅是对皮肤、免疫力的伤害,还是糖尿病高风险群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每一种看似不起眼,但当它们日积月累、相互作用时,身体的负担越来越重。糖尿病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它是慢慢累积起来的。而且,糖尿病并非“无药可治”。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很多糖尿病患者能够在早期控制病情,避免走向更严重的阶段。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这四个方面掉以轻心,还是尽早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好。

从饮食来说,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时间。不要让自己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每天三餐要尽量保持定时定量,减少不必要的零食和过量的糖分摄入。如果可能的话,避免高糖饮料和高热量的食品,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工作时,也不要一直坐着不动。尽量安排一些活动时间,可以在坐着时适当站起来走动,或者做做简单的伸展运动,放松一下身体。久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哪怕每天只活动十分钟,效果也会比一整天不动强得多。

至于熬夜的习惯,如果可以,尽量避免。尽早睡觉,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仅对身体有好处,也能让大脑保持清醒,提高工作效率。身体的生物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规律的作息,只有保持良好的休息,才能更好地调节血糖。

只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控制饮食,保持活跃,注意作息,糖尿病是可以避免的。它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疾病,而是多种不良习惯长期堆积的结果。

想要远离糖尿病,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更要避免“久坐”与“熬夜”的恶习。最好的预防,就是从现在做起,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健康中国2030》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实践》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糖尿病新希望:胰岛β细胞功能可... 糖尿病,一种被许多人视为“终身慢性病”的健康困扰,它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胰岛β细胞的功能衰退。这些细胞负...
立项只是FIC,已经不够用了? 生物医药创新的 “圣杯”,从来都是 “第一”,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第一” 的光环未必能照亮通往最...
程嘉药业:懒人减肥不节食,三餐... 在这个追求健康与美的时代,减肥成为了许多人的目标。然而,对于那些自认为是“懒人”的朋友来说,传统的高...
医生发现:男性若长期不喝酒,用... 很多男性朋友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喝酒几乎成了日常的一部分。但殊不知,长期戒掉酒精后,身体其实会出...
有效逆转2型糖尿病,推荐以下五... 不良生活习惯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因素将子弹上膛,生活习惯扣动扳机!调整生活方式是改善糖尿...
河南确定二十个省级基层卫生健康... 本报讯 (记者 常 娟)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河南确定20个县(市、区)为省级基层卫生健...
40年经验改善眩晕,首届名中医... 眩晕发作时的天旋地转,让无数患者饱受折磨。这种运动性错觉不仅影响行走、进食等日常活动,更可能是耳、脑...
“悲秋”情绪该如何调解? 秋天里,不少民众会感到情绪有些“降温”。如何判断“悲秋”情绪的表现是否正常?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应该怎样...
一个月瘦20斤还助眠?别跟风,... 日前,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跟练踩趾压板时,脚底突然喷血,紧急送医处理。当事人表示,自己从网上看到踩趾...
节气养生智慧 | 秋日胃痛打嗝... 秋日胃痛打嗝? 中医教你从衣食住行调护脾胃 秋气渐凉,不少人开始被胃痛、打嗝缠上——这看似寻常的不...
【科普营养】减肥备餐总困惑?手... 作者: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研究员,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岗位科学家,食品科学博...
男人包茎危害严重,造成的4大危... START 常水 时下,越来越多的男人会有包茎问题产生,对于这种疾病,病人都不是很了解它给人们造成的...
帕金森患者的“黄金早餐”!每天...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每一天的清晨不仅是新一天的开始,更是与疾病抗争、追求生活质量的起点。在众多治疗...
小伙腹痛差点丢了命,竟因…… 【惊险医案】 腹痛暗藏致命栓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多学科团队揪出“腹中刺客” “肠道保卫战” 反...
哈马斯开始重新控制加沙:清算反... 随着加沙停火协议生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正重新获得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10月12日,...
不惧银屑病!掌握应对诀窍,精心... 刚确诊银屑病那会儿,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晚上躺床上盯着胳膊上的红疹子,心里直发慌。朋友邀着吃火锅也不...
世界标准日!这些放射卫生标准你... 2025年10月14日是第56届世界标准日,为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健康标准工作,江苏疾控中心放射所组织完...
原创 人... 糖尿病如今成了现代社会的一大隐忧。很多人可能觉得,糖尿病的发生只是跟基因和体质有关,自己平时也没有什...
揭秘:男性禁欲不能超过多久,禁... 禁欲是指对性欲望的自我控制和抑制。虽然禁欲可以有一些积极的影响,例如提高专注力、培养自控力和节制欲望...
得了膀胱瘤生存期有多长?看看马... 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很多患者确诊膀胱瘤后,最先纠结 “还能活多久”,但中医认为,生存期并非由单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