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护理:学会呼吸也省力
创始人
2025-09-23 16:15:10
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因气道阻塞出现气短、喘息等症状,日常活动如爬楼梯、穿衣都可能变得吃力。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减轻症状,更能帮助患者掌握“省力呼吸”的技巧,提升生活质量。

一、日常护理:为呼吸“减负”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慢阻肺护理的核心。患者每天应保证1.5~2升的饮水量,充足的水分能稀释痰液,减少气道阻塞。咳痰时可采用“体位引流”法:侧卧时将病变一侧的肺部置于上方,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每次5~10分钟。

居家环境需严格控制空气质量。厨房要安装强力抽油烟机,避免油烟刺激;卧室禁止吸烟,定期用湿抹布清洁家具,减少粉尘飞扬。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湿润的空气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引起的不适。

二、呼吸训练:掌握“省力”技巧

很多慢阻肺患者习惯用胸式呼吸,这种浅快的呼吸方式会加重气短。腹式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呼吸效率:取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用鼻深吸,让腹部鼓起(放在腹部的手向上抬),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用口缓慢呼出,腹部下沉(放在腹部的手轻轻按压)。每天练习3~4次,每次5~10分钟,熟练后可融入日常活动,比如散步时同步进行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能帮助排出肺内残留气体:用鼻吸气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6秒,呼气时间要长于吸气时间。这种方法能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尤其适合在活动后气短时使用。坚持训练2~3周,多数患者会感觉呼吸更顺畅。

三、饮食与运动:为呼吸“赋能”

慢阻肺患者能量消耗比常人高,营养不良会降低呼吸肌力量,加重症状。饮食需遵循“高蛋白、高纤维、低产气”原则:多吃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增强呼吸肌耐力;蔬菜选择菠菜、西蓝花等纤维丰富的种类,预防便秘(便秘会增加腹压,影响呼吸);避免豆类、洋葱等易产气食物,防止腹胀压迫肺部。

合理运动能改善呼吸功能,但需避开“过度劳累”的误区。病情稳定时,可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比如每天散步10~15分钟,以不出现明显气短为宜。也可进行呼吸肌耐力训练:用吸管对着装有水的杯子缓慢吹气,每次练习1~2分钟,逐渐延长时间。运动中若出现胸闷、心慌,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四、用药管理:给呼吸“稳定支撑”

规律用药是控制慢阻肺病情的基础,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使用吸入剂时,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先摇匀药物,将吸入器对准口腔,在吸气的同时按下药罐,然后屏气5~10秒,确保药物充分进入肺部。用药后要及时漱口,避免药物残留口腔引起真菌感染。

患者应准备一个用药记录本,记录每天的用药时间、剂量和用药后的身体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心悸、声音嘶哑等,要及时告知医生,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家中储备的药物要分类存放,标注有效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确保用药安全。

五、急性加重:早识别早处理

当出现痰量增多、颜色变黄、气短加重,或伴有发热、乏力时,可能是病情急性加重的信号,需及时就医。家中可备医生开具的支气管扩张剂,出现轻微不适时按医嘱使用,同时保持镇静,采用缩唇呼吸缓解症状。

慢阻肺护理是一场“持久战”,但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就能让呼吸从“费力”变“省力”。患者及家属要记住:规律用药、坚持呼吸训练、合理安排生活,不仅能减少急性发作,更能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重新享受生活的轻松与美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前言 在明末年的动荡岁月里,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人物。传统史书常将他塑造成忠臣典范,但...
广州小米熊健康中心:自闭症孩子... 当孩子反复旋转车轮、排列积木成直线,或盯着电风扇发呆时,许多家长会疑惑:这是童趣,还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让男人心甘情愿付出的秘诀,是“... 很多女人总在纠结:为啥自己掏心掏肺对男人好,他却像块捂不热的石头?为啥有的女人没多漂亮也没多温柔,男...
原创 詹... NBA新赛季倒计时:詹姆斯训练选址引争议,名宿犀利点评 距离10月NBA新赛季揭幕战还有约一个月时间...
“国宝树叶”藏了5把健康钥匙:... 提起桑叶,很多人只想到“蚕宝宝口粮”。事实上,从《本草纲目》到2025年最新的国际功能食品研究,它都...
孙淑华医生:高血脂症会引发什么...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这些脂肪物质在血管内堆积,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变硬,...
肝纤维 1-4 级怎么分?级别...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肝纤维化是肝脏受损伤后修复时,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的过程,通常分为 1-4 级,级...
秋分养生正当时,收好这份健康攻... 秋分至,昼夜均,寒暑平,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 今天是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者,阴阳...
原创 女...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女性朋友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美容养颜、清除自由基的神奇食物。今天,就为大家揭...
新药对比:肥胖症治疗的新希望与... 新药的临床试验成果 近日,制药巨头艾利 Lilly 和诺和诺德在肥胖症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发关注。艾...
夫妻生活那点事:发现一个奇怪的... 奥斯卡·王尔德曾尖锐指出:“爱是带刺的玫瑰,越是甜美,越要警惕背后的刺。” 在夫妻关系的棋局中,那些...
慢阻肺护理:学会呼吸也省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因气道阻塞出现气短、喘息等症...
每年数万人因胰腺炎而死!医生苦... 近年来,胰腺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类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胰腺炎而死亡的病例数...
甲状腺术后注意事项:关于吃“优... 大家好,我是甲状腺医生赵萍。 首先,要恭喜您顺利完成了甲状腺手术,闯过了治疗路上最关键的一关。接下来...
西安甲康甲状腺专家警示:心慌易... “最近总忍不住发火,一点小事就暴躁得不行,是不是压力太大得了焦虑症?” 在门诊中,常有患者带着这样的...
原创 解... 名将的健康困境:从李世民到开国将帅的启示 纵观历史,名将帅们往往难逃伤病困扰。唐太宗李世民被毛泽东...
秋分养生:顺时而食,敛藏身心 暑气渐收,秋凉渐浓,秋分时节昼夜均分、阴阳相半,养生关键在“收”——收心敛气、养阴防燥,顺着时节调整...
实验室培养小脑或将具备意识与痛... 你可曾想象,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的小脑可能会拥有意识,甚至能感受到痛苦?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
宋美龄得糖尿病66年活106岁... 谁能想到,一个66年和糖尿病斗智斗勇的老太太,竟然活了106岁?宋美龄用行动告诉我们:糖尿病,并不是...
秋分 | 阴阳平,养平衡 秋分 | 阴阳平,养平衡 秋分阴阳平,练功养平衡。此时节最宜养“平衡”二字。此时天地之气由散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