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秋燥”怎么破?这些人别“秋冻”,饮食要“滋阴润燥”
创始人
2025-09-23 11:24:03
0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提到:“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陈海琳说,秋分时节燥气盛行,人体易受温燥或凉燥侵袭,引发多种“秋燥”不适。秋分养生应顺应天时,从饮食、起居、防寒等多方面综合调养,增强体质,为入冬做好充分准备。

新华社图表,秋分好时节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衣:灵活穿衣,莫出大汗

陈海琳提到,秋分时节,早晚温差显著增大,晨起微凉,午后却仍可能令人烦热,而这正是“秋老虎”在作祟。因此在衣着方面,市民朋友应遵循“不令过热、不使过寒”的原则,以免人体腠理开泄,外邪乘虚而入。

陈海琳推荐市民“分层着装法”,方便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外层可选择具有防风或轻度防水功能的外套,内层则以吸湿、透气性良好的天然材质为佳,如纯棉、亚麻或功能性速干面料。这样既能防止在户外活动中因出汗而受凉,也可在回到室内后及时调整,避免积热生燥。

秋分时节也要特别注意颈、背、腹及足部等关键部位的保暖。颈部有大椎等重要穴位,受风易引发感冒;背为阳中之阳,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所行之处,保暖不当易导致寒气内侵;而“寒从脚下生”,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更需注意保暖,建议早晚可穿着棉袜,避免赤脚踩凉。

体弱多病者、老年人及儿童尤其不宜盲目追求“秋冻”,而应重视适时添衣,维持身体温度的恒定,预防呼吸道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食:润燥为先,少辛多酸

秋分时节燥气当令,易耗伤人体津液,引发口鼻干燥、咽喉干痛、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中医强调“肺主秋”,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故秋季养生应以润肺生津、滋阴防燥为重点,同时兼顾健脾益胃,以增强运化功能。

陈海琳建议市民饮食上遵循“滋阴润燥”的原则。推荐食用梨(冰糖蒸梨效果更佳)、银耳、百合、芝麻、杏仁、蜂蜜、白萝卜、甘蔗、荸荠等,这些食物能有效滋阴润燥,缓解各类秋燥的症状;也可用石斛、麦冬、玉竹等泡水代茶,辅助润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少辛多酸”。辛味食材(如辣椒、生姜、大蒜)性散助燥,易伤津液,应减少摄入,并避免烧烤油炸类烹饪。而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石榴、柑橘)可收敛肺气、刺激津液分泌,符合”秋收”的养生规律。

此外,秋分后天气转凉,食欲增强,须防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昼夜温差大易致腹部受凉,诱发腹泻或肠胃炎,此时也是肠道传染病的次高发期,原有消化系统疾病者易复发。建议多食山药、南瓜、小米、红枣等健脾暖胃之物,增强脾胃功能与免疫力。

新华社图表,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住:早卧早起,润养环境

秋分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市民作息应顺应时节变化,“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陈海琳解释,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和阳气的升发。适度的午休(20-30分钟)也能有效缓解秋乏,保持下午精力充沛。

居处环境于养生尤为重要。“秋老虎”天气,室内易闷热干燥。故调节居住环境之湿度与温度,至关重要。内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低则可置水盆于室内或使用加湿器。午后气温偏高时,可开窗通风,但避免风口直吹。夜间气温下降,应及时关窗,以免受凉。室内可放置绿植如吊兰等,既能调节湿度,又可净化空气。

行:动静相宜,敛神养志

秋高气爽,此时是开展户外运动、陶冶情操的大好时机。陈海琳提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但秋季运动需遵循“不宜过汗、不宜过激”的原则,以防津液耗伤、阳气外泄。

推荐选择较为平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时间以早晚为宜,应避开日中气温仍高的“秋老虎”时段。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后应立即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并酌情增减衣物,切忌大汗淋漓时吹风受凉,否则易引发感冒。

新华社图表,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节,此时节,蝉鸣渐止,银杏新黄,光阴对折,天地平分一场秋色。 新华社发 王斌 作

在情志调养方面,秋在五脏中对应肺,在情志为悲。人在秋天容易产生悲秋、忧郁的情绪。因此,秋季养生重在“收敛神气”,保持内心宁静和乐观开朗。可多与亲友交流,多参与户外活动,登高望远,赏菊悦心,以开阔胸襟,排解郁结。练习静坐、冥想、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也有助于涵养心神,达到“秋令降气敛神”的养生目的。

除了衣食住行的调理,传统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养生方法,能调和气血,增强正气。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常按可健脾益胃、增强免疫,每日拇指按压5-10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鼻唇沟中,可缓解鼻塞、流涕等过敏症状,每日食指按揉3-5分钟。两穴搭配使用,既能通窍清热,又可健脾强身,减少过敏复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前言 在明末年的动荡岁月里,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人物。传统史书常将他塑造成忠臣典范,但...
广州小米熊健康中心:自闭症孩子... 当孩子反复旋转车轮、排列积木成直线,或盯着电风扇发呆时,许多家长会疑惑:这是童趣,还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让男人心甘情愿付出的秘诀,是“... 很多女人总在纠结:为啥自己掏心掏肺对男人好,他却像块捂不热的石头?为啥有的女人没多漂亮也没多温柔,男...
原创 詹... NBA新赛季倒计时:詹姆斯训练选址引争议,名宿犀利点评 距离10月NBA新赛季揭幕战还有约一个月时间...
“国宝树叶”藏了5把健康钥匙:... 提起桑叶,很多人只想到“蚕宝宝口粮”。事实上,从《本草纲目》到2025年最新的国际功能食品研究,它都...
孙淑华医生:高血脂症会引发什么...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这些脂肪物质在血管内堆积,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变硬,...
肝纤维 1-4 级怎么分?级别...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肝纤维化是肝脏受损伤后修复时,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的过程,通常分为 1-4 级,级...
秋分养生正当时,收好这份健康攻... 秋分至,昼夜均,寒暑平,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 今天是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者,阴阳...
原创 女...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女性朋友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美容养颜、清除自由基的神奇食物。今天,就为大家揭...
新药对比:肥胖症治疗的新希望与... 新药的临床试验成果 近日,制药巨头艾利 Lilly 和诺和诺德在肥胖症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发关注。艾...
夫妻生活那点事:发现一个奇怪的... 奥斯卡·王尔德曾尖锐指出:“爱是带刺的玫瑰,越是甜美,越要警惕背后的刺。” 在夫妻关系的棋局中,那些...
慢阻肺护理:学会呼吸也省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因气道阻塞出现气短、喘息等症...
每年数万人因胰腺炎而死!医生苦... 近年来,胰腺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类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胰腺炎而死亡的病例数...
甲状腺术后注意事项:关于吃“优... 大家好,我是甲状腺医生赵萍。 首先,要恭喜您顺利完成了甲状腺手术,闯过了治疗路上最关键的一关。接下来...
西安甲康甲状腺专家警示:心慌易... “最近总忍不住发火,一点小事就暴躁得不行,是不是压力太大得了焦虑症?” 在门诊中,常有患者带着这样的...
原创 解... 名将的健康困境:从李世民到开国将帅的启示 纵观历史,名将帅们往往难逃伤病困扰。唐太宗李世民被毛泽东...
秋分养生:顺时而食,敛藏身心 暑气渐收,秋凉渐浓,秋分时节昼夜均分、阴阳相半,养生关键在“收”——收心敛气、养阴防燥,顺着时节调整...
实验室培养小脑或将具备意识与痛... 你可曾想象,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的小脑可能会拥有意识,甚至能感受到痛苦?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
宋美龄得糖尿病66年活106岁... 谁能想到,一个66年和糖尿病斗智斗勇的老太太,竟然活了106岁?宋美龄用行动告诉我们:糖尿病,并不是...
秋分 | 阴阳平,养平衡 秋分 | 阴阳平,养平衡 秋分阴阳平,练功养平衡。此时节最宜养“平衡”二字。此时天地之气由散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