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济源,李小省阿姨的经历让很多人感到意外。2013年确诊淋巴瘤时,她曾多次病危,体重从120多斤骤降到80多斤,整日卧床昏沉。然而半年后,她不仅重新出现在村里,还能早上跑操、晚上跳舞。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一切始于2012年。在山东打工的李阿姨身体越来越差,经常感冒。2013年2月,她实在撑不住,决定回济源老家治病。下火车时,她两腿发软,几乎无法行走。
回到家后,她在当地卫生院输液一周,但高烧始终不退,体温达到40度。家人急忙送她到济源市中心医院,检查发现她双侧颈部有多发肿大淋巴结,医生怀疑是恶性肿瘤。
还没来得及进一步检查,住院第二天,李阿姨就陷入昏迷,体温降至不足30℃,全身发青。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甚至告诉家属:“这个病是个无底洞,治到最后只能人财两空。”
她被紧急转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抢救,醒来时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来。3月1日,医院给出诊断:淋巴瘤,已多发转移。
儿子带着检查资料前往北京、广州请专家会诊,结果都一样。住院20多天后,李阿姨身体稍有好转,开始接受化疗。
但化疗的副反应很大。仅仅一次化疗,她就大量脱发,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勉强完成第二次化疗后,她彻底起不了床,无法继续治疗。家人带她回家休养,那段时间她整日昏昏沉沉,无法下床进食,体重锐减到80多斤。
丈夫着急地说:“你一口饭都不吃,这是在等死啊!”后来李阿姨回忆:“那时很多人来看我,虽然我意识模糊,但知道大多数人都在哭。”
家人四处寻医问药,最终在五龙口镇省庄村找到一位患乳腺癌的乡邻。这位乡邻每次去郑州都会背回一大袋中药,身体状况保持得很好。
2013年7月1日,在家人的搀扶下,李阿姨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为她开了中药。
回去后,李阿姨当天就开始服药。她说:“第二天我就感觉肚子饿,想吃饭了。前几个月一直不知道饿,不想吃东西。慢慢地,我能吃一根香蕉,然后可以喝排骨汤、吃面条……家人看我能吃饭了,都很高兴。”
服药20天后,她仅发过一次低烧,胃胀缓解,睡眠也改善了。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她继续服用中药,不适症状逐渐消失。
袁希福院长建议她身体好转后继续化疗:“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的学术声明,淋巴瘤适合化疗,现在病人身体逐渐好转,建议继续化疗。”
于是,李阿姨开始边喝中药边化疗。与之前相比,这次化疗反应小了很多,甚至开始慢慢长出新发。化疗结束后,她继续服用中药巩固。
她说:“那几个月我都不敢进村,大家看到我就像看到稀罕动物一样。本以为我就要死了,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身体就恢复得那么好。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让大家知道我的身体好了,服药半年后,我天天早上到村里跑操,晚上就去人多的地方跳舞。”
服用中药一年后,李阿姨改为春秋两季巩固服药。2015年孙女出生后,她停下锻炼,在家带孩子。2016年10月复查,各项指标正常。
2017年3月,袁希福院长回访时,李阿姨正在家前的菜园锄地。2023年,她仍在巩固服用中药,身体状况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