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和妻子因工作原因搬到新住址,谁知新住所蚊子太多,扰得两人夜晚都睡不好,每晚点一盘蚊香不顶事,杨生干脆在房间直接点燃了四盘蚊香,然后直接关门睡觉。本以为加大蚊香的量后问题能解决,谁成想竟发生了意外......
第二日清晨,妻子被提前订好的早起早餐铃闹醒,结果睁眼都很费力,头痛欲裂,眼前迷迷蒙蒙的,这是在做梦?
再看看身旁的丈夫仍然昏睡,只好拖着疲惫的手去推,依旧不见他有反应,撩开被子就看到丈夫短裤疑似有“大小便失禁”痕迹。妻子用仅存的理智判断,“这是出事了!”
妻子费力的拿起床边手机拨打120求救,然后拖着不听使唤的脚去开了窗。送医后,医生立即对神志不清的二人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发现是一氧化碳中毒。
蚊香是很常见的日用品,正确使用能够驱蚊,而错误使用往往会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近些年关于蚊香使用不当而中毒的新闻也频频发生!
一、点一盘蚊香等于连抽6包烟?
木屑、碳粉都是蚊香的引燃成分,燃烧时间长,释放低热量,同时安全度高。一般正常使用蚊香问题不大,但要注意蚊香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一氧化碳仍比明火时更大,尤其在紧闭门窗时,屋内氧气量降低后一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就很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此前网络上也有关于“蚊香致癌”讨论,称蚊香中有苯类致癌物,一盘蚊香燃烧时释放如同6包香烟释放的有害物,易诱发白血病、肺癌等癌症。事实如何呢?
其实点蚊香是否致癌还需考虑蚊香质量、如何使用等方面,一般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蚊香并正确使用,对身体的影响其实很低。
目前市面上合格的蚊香包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较强杀虫力,对人毒性小且残留低,虽在空气中不稳定,当燃烧是释放的烟雾能快速驱赶和毒杀蚊子。
要注意,部分劣质蚊香含有DDT、苯并吡、砷化物等成分,长期使用就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安全性低!
至于“点一盘蚊香的危害等同于6包香烟”,这个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了。
一盘蚊香和6包香烟燃烧时产生的PM2.5可以测量,但真正毒害物却难以评估,而且蚊香和香烟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并不完全相同,也尚无科学统一的换算标准,根本无法比较。
二、蚊香开24小时会伤肝?
蚊香和电蚊香液此前被爆出所含的拟除虫菊酯成分对身体有害,长期密闭使用或损害肝脏健康,防蚊还是护肝,该如何取舍?
如今市面上蚊香或电蚊香液主要包含四氟苯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氯氟醚菊酯、七氟甲醚菊酯和炔丙菊酯,归纳起来都是低毒拟除虫菊酯类物质。
像电蚊香液加热后,拟除虫菊酯类物质会气化并扩散在空气中,先麻痹蚊子神经再触杀它。一般合格的蚊香液这种物质的浓度比较低的,对人体也是较安全。
不过就算毒性低也要注意正确使用,尤其不要在密闭空间内长时间使用,否则也会引发头晕头痛的不适,尤其会损害婴幼儿、小孩的健康,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周继远表示,市面上蚊香类产品中的拟除虫菊酯主要通过扰乱蚊虫神经系统而将其毒杀,该成分若进入人体,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承担代谢压力的肝脏。
相关研究表明,电蚊香液中甲基丙烯酸三氟等溶剂或劣质蚊香液中的苯并吡等有害物,即使低剂量但长期暴露也可能损伤肝细胞。因此建议大众选择正规厂家合格蚊香产品,同时注意不在密闭环境长时间使用。
三、防蚊,这么做最有效
当你以为蚊子在夏季最为活跃时,其实秋天的蚊子来得更猛烈!
中国天气网介绍,气温在26℃以上且相对湿度70%~80%时,蚊虫最活跃,且叮咬人程度最频繁,而夏季气温36℃以上时,蚊子也会“中暑”,导致它活跃度下降。
简单来说,就是蚊子喜欢相对暖湿的环境,像初秋温度25~30℃,雨水较多,反而更适合蚊子生存。此前蚊虫密度监测就显示,每年蚊虫密度呈现“驼峰状”分布,通常六月高温蚊虫被“热死”,又在八九月气温稍降而出现活动高峰期。
那么问题来了,正处在9月这气温湿度都事宜的当下,该如何正确防蚊呢?
1、物理防蚊
首先当然是物理防蚊了,比如安装蚊帐、纱窗,使用电热蚊拍,穿长袖等,虽然麻烦,但不能否认的确是很好的防蚊手段。
2、天然“驱蚊剂”
不建议过度依赖蚊香、电蚊香液等产品,虽然正规产品毒性较低,但长期使用也会对健康有影响。不妨使用香茅油、柠檬桉油、薄荷油等植物提取物,效果可能不如蚊香,但安全度高,对孕妇和孩童伤害小,可以做成喷雾或香薰,用前最好检测是否会过敏。
3、环境治理
想要杀蚊,其实也可以从源头做起,比如检查家中花盆托盘、饮水机接水盘、地漏等易积水处是否清洁干净,不给蚊子繁衍机会,还有垃圾不过夜,食物做好密封,也能减少蚊虫滋生。
秋季气温较夏季低,加上多雨,也更有利于蚊虫滋生,近期又频繁报道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的新闻,因而更要注意做好防蚊工作。建议大家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工作,有条件可以安装纱窗、蚊帐并使用电蚊拍,当然也可以适度使用蚊香或电蚊香,但一定要购买合格产品,使用时保持房间通风且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参考资料:
1.《警惕 | 点了蚊香后“中毒”,连大便都失禁了!驱蚊千万不要这样做...》.广州卫健委.2020.06-30
2.《蚊香液,真的有肝毒性吗?》.家庭医生.2025-06-19
3.《专家:马上停止室内点电蚊香,其化学成分可能致癌,赶紧停下》.柳叶刀客.2025-07-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