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孟丽
编辑 | 刘家碧
有些孩子到了该换牙的年龄,新牙却迟迟不长,家长为此十分焦虑。顺义妇儿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孟丽介绍,长不出新牙的孩子,不一定是缺牙,还有可能是有本不该出现的“多余”牙齿正好“挡住”了正常牙齿萌出的通道。这个“多余”的牙齿临床上称为多生牙,也可被叫做额外牙,是指在正常牙列数目(乳牙20颗,恒牙28—32颗)之外多长出来的牙齿,属于常见的牙齿发育异常之一。 在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孟丽医生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多生牙引起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帮助各位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拥有健康口腔。
多生牙和正常牙齿长得一样吗?常出现在哪里?
多生牙的形状多变,有时形态呈正常的牙形,但更多时候是圆锥形、钉形、结节形或不规则的畸形,牙根也往往发育不完全。
多生牙常见于上颌前牙区(门牙之间或附近),临床上称为“正中多生牙”;也可能出现在磨牙后方(称旁磨牙)、下颌前牙区等位置。
多生牙可能引起哪些问题?
1、阻碍正常恒牙萌出:这是多生牙最常见的问题。多生牙就像“路障”一样挡住正常牙齿萌出的通道,导致邻牙无法正常长出、萌出延迟或异位萌出。
2、导致牙列拥挤或缝隙:多生牙挤占了牙弓中的空间,导致正常的牙齿排列不齐、拥挤错位;尤其是位于两颗门牙之间的多生牙,会将两颗门牙向两边推开,导致门牙间出现明显的缝隙(正中离开)。
3、压迫邻牙牙根:导致正常牙根的吸收,使邻牙松动甚至脱落。
4、引发囊肿:埋伏在颌骨内的多生牙(埋伏多生牙)的牙囊可能发生变性,形成含牙囊肿,破坏周围的颌骨和牙根。
5、干扰正畸治疗:在进行牙齿矫正时,如果有多生牙存在,会干扰矫正方案的执行和效果的稳定。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多生牙并不总是会引起症状,有些孩子的多生牙在拍X光片时偶然发现。
如何发现、诊断多生牙?
已萌出的多生牙通过口腔检查可直接看见。未萌出的埋伏多生牙需依靠影像学检查。
1、根尖片:用于初步筛查。
2、曲面断层片:最常用,可观察全口牙与颌骨情况。
3、锥形束CT(CBCT):显示三维立体地结构,能精准定位多生牙的位置、数量、形态及与邻牙和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上颌窦)的关系,对于复杂病例的手术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多生牙该怎么处理?
1、定期观察
定期观察适用于偶然发现、完全埋伏、形态较小、与邻牙及重要结构无关联、且未引起任何病理变化的多生牙。不需立即处理,但需要每年定期拍摄X光片进行监测。
2、手术拔除
手术拔除是多生牙的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已引起或潜在可能引起牙齿排列、萌出、健康等问题。
除时机很重要,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和X光片综合判断。一般建议在邻近恒牙牙根发育完成约1/2到2/3时进行。过早手术可能伤及恒牙胚,过晚则可能已经对恒牙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如无法萌出、严重错位等。
家长需要在孩子换牙期间关注哪些问题?
1、早发现、早诊断
儿童在换牙期(约6—7岁)时,如果出现门牙迟迟不长、门牙缝隙过大、牙齿排列异常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口腔科医生并拍摄全景片检查。
2、咨询专科医生
一旦发现多生牙,不要慌张,请咨询口腔颌面外科的专业意见,医生会根据其位置、形态、对邻牙的影响以及患者的年龄,制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案(观察或手术)。
3、定期口腔检查不能少
即使没有明显问题,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和影像评估,是及时发现多生牙等潜在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