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误区一:用胰岛素代表病情严重?❌
很多人认为一旦开始打胰岛素,就意味着糖尿病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事实上,这完全是误解。胰岛素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血糖控制手段,可使身体的脂肪、糖、水、蛋白质、盐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延缓或防止糖尿病患者慢性和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适时使用胰岛素,不仅不会“恶化”病情,反而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免受高血糖的伤害。
02
误区二:胰岛素有依赖性?❌
胰岛素并不是毒品,不存在所谓的“上瘾”。
成瘾性的担忧往往是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前的第一个坎。事实上,胰岛素是人体胰腺自身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血糖水平,也是体内唯一的可以直接降低血糖的物质!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胰岛素帮助把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到身体的细胞内提供能量,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就像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一样,即使长期注射也是病情的需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与此相反,有些需要强化降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后,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胰岛β细胞得到了休息,反而有助于保护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能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这也就是2型糖尿病逆转的主要原理。
03
误区三:胰岛素如何储藏?
未开封胰岛素应储藏在2℃-8℃的环境中(注意:冷冻后的胰岛素蛋白质会变性,不可再使用,因此胰岛素千万不能放于冷冻室储存)。在放入冰箱之前要检查冷藏室内的其他物品是否有冻结的迹象,确认无误后再放入。胰岛素放置时不要靠近冰箱后壁,因为此处温度过低,会使胰岛素活性减弱甚至消失。
已开封的胰岛素不用再放回冰箱,原因是室温和冰箱的温度变化会引起热胀冷缩,造成胰岛素笔计量不准,会引起血糖控制不稳定。在避光、阴凉的室内(温度不能高于30℃)可存放4周,这样胰岛素的稳定性更好,更容易混匀,也使得胰岛素注射更加舒适。
04
误区四:胰岛素注射会很疼?❌
多数胰岛素注射是无痛的,极少会发生锐痛。很多时候,注射胰岛素的疼痛多是源于操作不当或针头重复使用。由于操作不当,注射时针头触碰到了神经末梢,患者会感受到锐痛。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变钝、产生缺口和倒钩,也会增加疼痛感,甚至会引起皮下脂肪增生,造成感染。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并遵守“一针一换”的原则后,便会意识到注射痛实际远小于测血糖时的疼痛。
05
误区五:使用胰岛素不用饮食控制?❌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治疗。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但要控制饮食,还要强调进食定量定时。
降糖药物虽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是加大药物剂量的同时也加大低血糖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的基础上,以最小剂量的药物来使血糖达标。降糖药物不能作为不良生活方式的“挡箭牌”,也抵挡不了血糖升高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06
误区六:胰岛素会让人变胖?❌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体重增加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有些患者在初次注射胰岛素时会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这与胰岛素的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以有关,但当胰岛素剂量过高,使血糖过低时,人体会产生饥饿感,从而摄入更多食物,间接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胰岛素控制血糖后,减少了身体分解脂肪供能的情况,也可能导致体重上升。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剂量,通过规范的管理,配合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保持合理的体重。
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且十分重要的降糖药物,但由于对胰岛素的认识不清造成了很多糖友对胰岛素的抵触,影响了糖尿病的治疗,希望通过这篇关于胰岛素的科普文章有助于糖友正确的认识胰岛素,不抵触、不拒绝、不盲目使用胰岛素,从而正确发挥胰岛素的作用,帮助糖友更好的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