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品蟹“宜”与“忌”
创始人
2025-09-10 15:13:00
0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品尝大闸蟹的黄金季节。这膏满黄肥的时令美味,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重头戏”。大闸蟹虽鲜美,食用时却藏着不少健康学问。如何既能一饱口福,又能守护健康?下面,我们就从大闸蟹的营养、吃法、食用禁忌等方面,讲讲吃蟹的“宜”与“忌”。

大闸蟹营养好

优质蛋白质丰富

蟹肉是极佳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5%~20%,且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需要,消化吸收率高,对维持老年人肌肉力量、预防肌少症有重要意义。

矿物质多样

大闸蟹富含钙、铁等矿物质。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对预防老年人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有帮助。

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蟹肉,尤其是蟹黄和蟹膏中含有一定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类欧米伽-3脂肪酸对降低炎症反应、维护大脑和视网膜功能、调节血脂有益。

维生素助力代谢

蟹黄和蟹膏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维生素A可以保护视力,B族维生素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E则是重要的抗氧化维生素。

吃蟹“宜”做好5点

1.宜洗净

大闸蟹生活环境复杂,体表、鳃、胃肠可能携带细菌、寄生虫囊蚴。

烹饪前,需用硬毛刷在流动水下刷洗,特别是腹部、钳子和关节处。蟹脐处更要反复冲洗。

2.宜煮透

烹饪大闸蟹时必须彻底蒸熟煮透,水开后至少再煮15~20分钟,直到蟹壳完全变红、蟹肉紧实不黏壳。切忌生食、醉食或食用半生不熟的螃蟹。

3.宜去净“边角料”

大闸蟹的部分器官藏污纳垢或性质寒凉,食用前一定要去除。

蟹腮,位于蟹身两侧,呈眉毛状,是呼吸器官,易积累污物,必须摘除;蟹胃,在蟹黄中呈三角包状,内有排泄物,需挑出丢弃;蟹心,藏在蟹身中央,呈六角形,性寒,建议去除;蟹肠,从蟹胃延伸至蟹脐的一条黑线,含排泄物,需剔除。

4.宜现做现吃

大闸蟹最好现做现吃,煮熟后存放时间越长,细菌繁殖风险越高。

若实在吃不完,需密封后冷藏(不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必须重新煮沸10分钟以上,且不建议反复加热。

5.宜控制食量

老年朋友消化功能较弱,大闸蟹性寒且高蛋白,过量食用易引发腹胀、腹泻。需要控制食用量,且尽量避免同时食用其他高蛋白食物(如虾、肉),减轻肠胃负担。

以下人群慎吃蟹

高胆固醇、高脂血症患者

蟹黄和蟹膏中胆固醇含量高,食用后可能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加重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病情,这类人群应少吃或不吃大闸蟹。

脾胃虚寒者

大闸蟹性寒,脾胃虚寒的老年人(常有腹胀、腹泻、怕冷等症状)食用后易刺激肠胃,引发腹痛、便溏,建议忌口。

过敏体质者

部分人对大闸蟹中的蛋白质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腹泻,严重时甚至引发呼吸困难,这类人群需避免食用。

痛风、高尿酸患者

大闸蟹属于中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或尿酸偏高者食用后可能诱发关节疼痛,需严格限制。

肝肾功能不全者

大闸蟹的蛋白质和嘌呤需要肝肾代谢,肝肾功能较差的老年人食用后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影响病情稳定。

吃蟹巧搭配

1.吃蟹时搭配由姜末、醋调成的蘸料,既能去腥,又可借助姜的温热中和螃蟹的寒性,适合老年人。

2.避免用啤酒配蟹,啤酒含嘌呤较高,两者同服可能升高尿酸,增加痛风风险,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少量饮用温黄酒。

3.吃蟹后若出现轻微腹胀,可喝一杯温姜茶或陈皮水,帮助消化。

小贴士

1.为什么吃蟹后会腹泻、长疹子?

腹泻多因螃蟹未煮熟、过量食用或本身脾胃虚寒所致;长疹子属于过敏反应,螃蟹中的蛋白质被人体免疫系统误判为“异物”,引发组胺释放,导致皮肤过敏,严重时需就医诊治。

2.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吗?

民间“蟹与柿子同食会中毒”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非绝对禁忌。螃蟹性寒,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与蟹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可能引起腹胀、腹泻。

建议两者间隔2~4小时食用,且每次吃柿子不超过1个,选择成熟的软柿子(鞣酸含量低),可降低不适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警惕!高血压或是你健康的“隐形... 警惕!高血压或是你健康的“隐形杀手” 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然而却不知道潜伏在你身边的危险?美...
从胃黏膜损伤到胃癌:警惕癌变&... 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我常常在门诊中对患者说:"胃癌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往往是从胃黏膜反复损伤开始,...
胃息肉:别等癌变才重视!拆解诱...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突出到胃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多数为良性,但部分类型(如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从...
咖啡再次被关注!医生提醒:糖尿...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喝一杯咖啡来提神、缓解疲劳,咖啡的香气、浓烈的...
南通确诊一例霍乱!关于霍乱,这... 9月9日,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报称,9月4日18时,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一例霍乱...
肌肉无力萎缩咋回事?中医:脾主... 微zytst567 你是否感觉自己越来越"没力气"?爬楼腿软,提物手抖,甚至肌肉逐渐萎缩?这可能是肌...
邯郸钱氏中医:发现自己抑郁症怎... 发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觉察,也是迈向康复的第一步。抑郁症并非“情绪低落”那么简...
对抗冠心病的16个常用药物:分...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以“抗缺血、抗血栓、调脂、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需在心血管内科...
六十年治甲路!BTV我是大医生... 在陕西缺碘严重的山区,“大脖子病”(甲状腺疾病)曾是当地居民的噩梦,而这里,正是 “四调一化消瘿法”...
终身禁止!火箭军倒查九年,揪出... 8月28日到9月1日,火箭军后勤部采购和资产管理局发布180条公告, 宣布终止74位评标专家和116...
上班总叹气?恭喜你,已经掌握了... “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叹气已经成了当代打工人每天的标配:周一的早晨,先叹个气才有力气开启...
关于胰岛素治疗常见误区,别让错... 01 误区一:用胰岛素代表病情严重?❌ 很多人认为一旦开始打胰岛素,就意味着糖尿病到了“无可救药”的...
原创 秋... 最近早上起床总觉得嗓子干痒,连喝三杯水都不解渴,这才惊觉秋天真的来了。朋友圈里晒苹果香蕉的渐渐少了,...
机场关闭,总理下台、总统辞职,...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尼泊尔前总理卡德加·普拉...
胶质瘤复发的症状可能会有哪些? 胶质瘤复发的症状可能会有哪些?胶质瘤复发症状与刚发时的症状相似,胶质瘤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大多都需要及时...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日常自我监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来说,日常自我监测是管理病情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监测血压,患者可以...
原创 奥... 有位朋友问华子,他的胃不好,想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但是奥美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
内塔尼亚胡为啥认为此时是突袭中...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卡塔尔多哈,以色列袭击哈马斯领导人的瞬间 监控截图 图源/视觉中国 ...
吴建明团队案例:复杂耳缺损修复... 复杂耳缺损修复涉及耳廓形态重建、皮肤组织修复及功能保留等多重挑战,其费用构成与技术路径紧密相关。以吴...
刘国江医生解读:中西医结合治癫... 癫痫,这一古老的疾病,至今仍困扰着全球数千万患者。传统西医治疗虽能有效控制症状,却常伴随副作用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