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血脂的患病人数已超过4亿,早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并且,不容大家忽视的是,高血脂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尤其在20~40岁人群患病率增长最为明显,男性患病率要高于女性。
对于这类人,最迫不及待的是控制血脂,可具体要怎么做呢?在耶鲁大学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血脂是能够显著降低的,尤其是这几件事缺一不可。
1、体重要在正常范围内:大家主要看下BMI,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正常范围是在18.5~23.9,看看你有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同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若你在这个范围内,但是腰围却超标,即男性腰围要控制在85cm以内、女性腰围应控制在80cm以内。超出这个腰围标准,则为腹部肥胖的人,也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即使是无高血脂的人群,拥有这样的身材,也容易增加高血脂的患病率,为此建议大家严格控制自身体重。
2、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根据2023年ESC指南所提出的不同运动类型,其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降幅度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升幅度,大家可针对性看一下。
高强度间歇训练,LDL-C降幅度为15~18%、HDL-C升幅度为8~12%;抗阻训练,LDL-C降幅度为10~12%、HDL-C升幅度为5~8%;中等强度有氧运动,LDL-C降幅度为8~10%、HDL-C升幅度为3~5%;缓和式运动(瑜伽/太极),LDL-C降幅度为5~6%、HDL-C升幅度为2~3%。
由此可见, 运动可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年轻人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再结合抗阻训练是最佳的方式。
3.饮食清淡: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吃得清淡,并不是让大家不吃肉,或者是吃得种类少,正确的理解是食用优质蛋白质高且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如去皮的禽类、畜类的瘦肉部分等,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同时,每天保证12种食物的摄入,以及每周进食25种食物,可满足机体多种营养的需求,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4、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适量喝茶、定期体检、不吸烟不喝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稳定病情的前提,也是现在的人们要特别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