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爸爸妈妈懂你的委屈,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
孩子在感到委屈时,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安静的倾听。被理解的感觉,会让他们更愿意敞开心扉,而不是把情绪藏在心底。
02
我们很重视你的想法,爸爸妈妈信任你的判断。
孩子们常常有独特的创意与见解,父母的尊重,不只是对孩子的鼓励,更是在帮他们建立责任感与自信心。被尊重的孩子,会更主动地思考,更勇敢地行动。
03
你可以生气,但试着用语言告诉我们你的感受。
生气不是坏事,它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我们要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用语言代替哭闹或发脾气,孩子才能慢慢学会情绪管理。
04
你可以害怕,因为这是身体在提醒你保护自己。
害怕并不代表软弱,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当孩子感到害怕时,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聊聊,给足孩子安全感,和孩子一起面对挑战。
05
你可以抱怨,但请告诉我们你真正需要什么。
抱怨往往是孩子下意识表达不满的方式,背后藏着他们的需求。耐心地引导和倾听,让孩子尝试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沟通。
06
我们欣赏你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你很勇敢。
勇敢的人并不是从不害怕,而是虽然害怕,但还是勇于直面问题、付诸行动。父母的肯定,会让孩子更自信,也更有力量去走出下一步。
07
爸爸妈妈面前你可以尽情哭泣,擦干眼泪以后我们一起想办法。
哭泣能释放情绪,但不能实质解决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情绪宣泄后,行动才是关键。
08
即使你犯了错,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父母的包容会给孩子安全感。知道自己无条件地被爱着,被坚定地支持着,孩子才会更敢于尝试,而不是畏惧失败、原地踏步。
09
即使没有成功,你的努力也让你更靠近目标。
孩子需要知道,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就算没能成功,也已获得了成长。这样的鼓励,会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继续向前。
10
我们喜欢看到你努力的样子,你的坚持让我们骄傲。
努力和坚持,是成长最珍贵的品质。父母的认可和赞赏,会带给孩子莫大的鼓舞和勇气,增强孩子的自驱力。
来 源:人民日报
夜读 | 这10句话,要频繁跟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