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一共是30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
今天就是8月18日了,三伏天的最后一天,三伏天结束之后,按照民俗说法,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滋长。
老话讲究“做一事、吃2样、忌3事”,有朋友会问了,具体都指哪些?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说说,看看今年三伏天的最后一天,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
温通经络
在三伏天最后一天,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疏通经络。
因此经过三伏天的暑热之后,受高温影响,人体毛孔长期处于开张状态,阳气容易随着汗液外泄。
等到三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引导阳气归位,后续容易出现疲乏无力、怕冷等问题。
如何温通经络呢?可以选择在上午阳光温和时段(不要选择正午),进行简单的艾灸或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微发热、皮肤微红为宜,防止阳气再次过度耗散。
第一样:清润的食物
三伏天虽然温度高,但是湿度也大,尤其是降雨较多的地区,人们经历了湿热环境,容易出现口干黏腻。
此时应该选择清润甘淡的食物,比如秋梨,性凉而不寒,不仅可以清润肺胃之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补充三伏天的耗损。
梨的吃法建议煮着吃,可以将梨带皮切块,加入少量银耳,煮沸后汤汁浓稠就可以食用了,不加糖或少加冰糖。
第二样:健脾的食物
三伏天结束之后,随着阳气内收,脾胃也需要呵护,尤其是夏季吃了很多冷食,喝了喝多冷饮的朋友,更应该注意健脾。
比如可以吃山药,山药虽然味甘,但性平,三伏天期间湿邪容易困脾,通过吃山药,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气短乏力。
山药的食用方法也很多,比如可以把山药去皮切片,与大米一起熬粥喝。也可以蒸熟后直接食用。当然,也可以与其他蔬菜、肉类一起炒着吃。
1、忌夜间露宿
到了三伏天最后一天,夜间的凉气已明显,昼夜温差大,即使白天仍有35度以上的高温,但到了夜晚,也会感到凉意。
如果夜晚还在室外睡觉,容易让阴寒之气通过张开的毛孔侵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
建议夜间休息时,可以盖住腹部和脚踝。吹空调的话,温度建议设置在26℃以上,并且风向避免直接对着身体吹。
2、忌过量吃辛辣或生冷食物
一些朋友喜欢三伏天大汗淋漓的状态,夜市摊上吃一些辛辣之物,而到了三伏天最后一天,以及三伏天过后,就不要再吃了。
比如辣椒、花椒等,三伏天过去之后,食用过量的话,会刺激气血向外走。
至于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了,比如冰饮、凉菜等,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阳气收纳的“动力”不足。
建议在做饭时可适当加入生姜、八角等温热性调料,但用量不宜过多,以调味为度。
3、忌剧烈运动
三伏天的最后一天,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此时人体需要的是“收”与“藏”,剧烈运动的话,可能会导致阳气再次浮越,消耗本应收敛的能量。
不少人觉得三伏天快结束了,想通过高强度运动“甩掉”夏季积攒的赘肉,这种做法恰恰与时节相悖。
适宜的运动是可以的,不过别剧烈。比如可以散步、快走等。运动时间选择在傍晚日落之后,避免在阳光强烈时进行。
上述就是三伏天最后一天,关于“做一事、吃2样、忌3事”的详细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所收获。
明天就要出伏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