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这个季节交替的关键时期,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秋乏”等症状。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中医认为,立秋养生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做好“收”与“养”的功课。
立秋养生指南
饮食调养方面,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适当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燥食物。推荐食用莲子百合粥,具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同时,可以适量食用芝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补充优质脂肪。
起居调摄要注重“早卧早起”。立秋后白昼渐短,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午间可适当小憩20-30分钟,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运动养生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这些传统功法能够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运动时间宜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开正午高温。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
立秋养生 传承千年
中医调理方面,立秋时节特别适合进行以下治疗:
1、艾灸疗法:
重点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健脾益气,增强抵抗力。
2、拔罐疗法:
背部膀胱经拔罐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缓解夏季积热。
3、推拿按摩:
重点按摩太渊、合谷等穴位,可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适。
4、中药调理:
咨询中医师开具润肺生津的方剂,如沙参麦冬汤加减。
立秋养生 顺应时节
特别提醒,立秋后早晚温差增大,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加强防护,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
立秋养生重在"养收",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和中医调理,可以帮助身体顺利过渡到秋季,为冬季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记住,养生贵在坚持,顺应四时变化,才能收获健康体魄。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