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了解其常见诱因和典型症状,在黄金时间内及时救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高血压是脑溢血最主要的 “导火索”。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会使脑内小动脉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就像 “老化的橡胶管”,在血压骤升时容易破裂出血。数据显示,80% 的脑溢血患者患有高血压,其中未规律服药者的发病风险是规范治疗者的 5 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熬夜等因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是诱发脑溢血的直接原因。
脑血管畸形是年轻人发病的重要原因。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先天性血管异常,会使局部血管壁结构薄弱,在血流冲击下易发生破裂。这类患者多为 40 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脑溢血患者的 10%,且发病前常无明显征兆,部分人可能有反复头痛史,却未引起重视。
不良生活习惯加速血管 “崩溃”。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液黏稠度增加;酗酒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动脉硬化;肥胖和缺乏运动则会降低血管弹性。研究发现,同时存在 3 种以上不良习惯的人群,脑溢血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 3.2 倍。
气候骤变和用力过度诱发风险升高。冬季气温骤降时,人体血管收缩,血压会突然升高,脑溢血发病率比春秋季高 40%;用力排便、搬重物等瞬间腹压增加的动作,会使颅内压骤升,诱发血管破裂。临床数据显示,约 15% 的脑溢血发生在用力排便时。
脑溢血的症状具有突发性和特异性,可通过 “FAST 原则” 快速识别:F(Face 面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A(Arm 肢体) 单侧肢体无力或无法抬起,持物掉落;S(Speech 言语) 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T(Time 时间) 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 120,时间就是生命。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如 “头要炸开”)、呕吐(多为喷射性)、视物模糊、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症状。出血部位不同,症状也有差异:基底节区出血主要表现为 “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脑干出血可能导致呼吸心跳异常;小脑出血则以眩晕、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
脑溢血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 6 小时内,尤其是前 3 小时。及时送医后,通过头颅 CT 明确出血部位和量,采取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等措施,能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损伤。数据显示,发病后 1 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的患者,生存率比 6 小时后救治者高 3 倍,且后遗症明显减少。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提醒,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药、定期测血压;有脑血管畸形家族史者应早期做脑血管检查;养成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的习惯。出现疑似症状,千万别 “等一等、看一看”,每延误 1 分钟,就可能失去挽回生命和功能的机会。早识别、早送医,才能为救治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