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研究表明,高血糖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等,严重危害健康,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当你被糖尿病“盯上”时,你的身体会有很多变化?比如长期血糖异样会引起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足溃疡或坏疽。高血糖会导致血液粘稠和血液循环速度变慢,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变硬后弹性变差,影响细胞的代谢和正常功能,引起肾功能衰竭。那么,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做好以下7点,或许能远离糖尿病的侵害。
1.定期检测血糖
定期检测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采取措施预防。一般来说,正常血糖是空腹血糖不超过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6.5%。
建议糖友每天测量1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或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则应该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因为糖尿病高危因素会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
2.定期做身体检查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及时采取措施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不过在生活中也不能太过大意,因为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只有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3.少吃甜食
甜食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长期食用会导致体内糖分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4.多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糖分,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浓度。当我们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而运动就是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低50%,而且也更长寿。
5.保持好心情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情容易紧张、抑郁,这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增加血糖的合成。因此,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血糖控制。
6.不吸烟不喝酒
长期吸烟和饮酒会导致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建议糖尿病患者平时应戒烟戒酒,不抽烟不喝酒,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7.每天补充降糖元素
平时可以吃一些可以辅助降血糖的食物,如荞麦、桑叶、槐米、决明子等食物。其中荞麦是公认的降糖高手,含有丰富的芦丁、亚油酸等营养物质,不仅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还能帮助分解糖分和脂肪,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桑叶也是一种天然的降糖物质,能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从而控制血糖。
【本图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荷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