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满盈老先生是一位与糖尿病和平共处30年的老年患者,笔者编辑了老先生多篇稿件,从中提取了30个控糖金句,分享给读者朋友!
30个控糖金句
1. 若要控糖,先扫糖盲。
2. 糖尿病的终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终生学习。不能只学一阵子,必须学习一辈子。
3. 久病未必成良医,关键在于勤学习。
4. 学习过程的三字经:知信行,从知道多做到,从做到到得到。
5. 自我管理,核心是自律。没有自律能力,就没有自我管理。
6. 自我管理,首先是管理情绪,情绪稳了,血糖就稳了。
7. 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三平衡”:心理平衡、饮食平衡、动静平衡。
8. “控变”:工作任务变,生活规律不变;生活环境变,治疗程序不变;人情世故变,情绪稳定不变。
9. 确诊糖尿病,不仅自己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还要带动家人一起学习,把家人变成糖尿病护理员,把家庭变成糖尿病诊所。
10. 确诊糖尿病,是我们个人和家庭的灾难,如果再上当受骗,就是二次伤害。
11. 确诊糖尿病后,别想着药到病除,它像我们的身影,是摆脱不掉的。若把它当敌人,就会心生怨恨;若把它当朋友,就会积极应对。
12.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要从容对待,持久抗战,终生周旋,就等于战胜了它。
13. 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延缓或阻断它的进程就是最好的治疗。
14.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对糖尿病的最好护理。
15. 吃饭绝不是端起碗来进食那么简单,它是一门学问。
16. 患上糖尿病,吃饭就是治疗,只要学会了吃饭,病就好了一大半。
17. 患了糖尿病,不是要管住嘴,而是要调节嘴。嘴是用来吃饭的,如果管得不当,会造成营养不良,调节嘴才利于平衡血糖。如果将进食的顺序由饭→肉→菜→汤,改为汤→菜→肉→饭,内容不变,只是调个顺序,餐后血糖就会大为好转。
18.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学会吃饭,还要学会喝水。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一环。
19. 得了糖尿病不敢吃面条,不敢吃馒头,不敢吃米饭,不吃这些吃什么?治疗糖尿病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正常的饮食,回归正常的生活,而不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那活着还有啥意思?
20.只要规范注射胰岛素,把药用对,把食物吃对,把数量吃对,把时间吃对,把顺序吃对,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
21.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享受口福,但不是胡吃海喝,而是吃得科学、吃得理智、喝得平衡。
22.烟民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就是戒不掉,理智战胜不了烟瘾。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管住嘴,但就是抵挡不住美食诱惑,理智战胜不了舌尖。看来,健康的最大敌人是自己,要想平稳血糖,必须摒除自己的恶习。
23.人的胃,说起来是内脏,其实时刻在对外开放。舌尖喜辣,我们就用辛辣刺激它。舌尖喜凉,我们就用冰冷刺激它。眼睛有了病,都可以闭目休养,可是胃有了病,连休息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不精心呵护它,终有一天它会像我们的胰腺一样一病不起。那比糖尿病还要我们的命。
24.血糖不正常了,说明胰岛得病了,及时补些胰岛素,就是帮它休养生息,如果刺激它增加生产,就是在鞭打病牛。
25.糖尿病就是缺点儿胰岛素,把胰岛素打上,就和健康人一样了。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灵丹妙药,不是毒品。体内不足,体外补。早打胰岛素,晚得并发症。
26.抗糖路上的“三不怕”:一是不怕测血糖麻烦,用小麻烦避免大麻烦。二是不怕打针的痛苦,用小痛苦避免大痛苦。三是不怕购买血糖试纸花钱,舍得花小钱,避免花大钱。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经济学。
27.糖尿病给我带来了痛苦,也唤醒了我对健康的重视、避免了罹患更严重的疾病。刚患上糖尿病,常爱胡思乱想。想得太多就等于反复地对自己进行不良的心理暗示。老往坏处想,坏事真的就会来。
28.一旦患上了糖尿病,我们的身边就多了3位保护者:
诤友—当我们起居无常时,糖尿病会告诫我们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医生—当我们忘记正常治疗时,糖尿病会提醒我们坚持科学的治疗方式。
保镖—当我们在酒席宴上,遇到不利于控制病情的情况时,糖尿病就会出来保驾。
讲明自己患有糖尿病,窘境便会马上解除。
29.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不适,多是因为器官老化,并不一定都是病。健康的感觉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常往好处想,人就能健康。因此,常担心不如常宽心。
30.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学会顺从自然:
该用什么药物,听从医生。
该吃什么食物,听从胃肠。
该穿什么衣服,听从气候。
该跑步该走路,听从腿脚。
只要能像呵护孙子那样精心地对待血糖,就能把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者:韩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