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健康时报)
7月22日,已进入今年为期30天的三伏。随着“减肥黄金30天”的说法热传,不少人的瘦身计划再次被点燃。然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张克明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特别提醒:暑湿困脾引发的“苦夏”现象,虽为减重提供了“天时”,但若方法错误,不仅无效更可能伤身。如何科学抓住这30天“借天力”健康瘦还不过度?这三大关键禁忌及其科学破局之道你一定要知道。
运动禁忌:避高温、控强度、忌暴汗
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营养师蔡华强调,高温下剧烈运动,人体容易引发热射病、脱水甚至心血管意外。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她建议,运动时间应选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时,避免中午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平时的60%~70%左右,以微微出汗、呼吸均匀为宜,单次运动30~40分钟较合适;若想在室内运动,可将温度调至26~27℃,选择游泳、低强度有氧运动,或在空调房里慢跑、使用固定自行车等。
健康时报任璇 摄
另外,蔡华提醒,刻意穿暴汗服暴汗减肥是不科学的,出汗多并不等于减肥快,出汗本质是排出水分和电解质,大量出汗后体重下降只是暂时性脱水,补充水分后体重就会回升,还可能引发中暑、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饮食禁忌:忌寒忌腻,寒凉高糖催生假瘦真胖
三伏天暑湿困脾,饮食不当会影响减肥效果。张克明介绍,此时饮食应温养脾胃,忌寒忌腻。寒凉食物如冰饮、生冷瓜果会损伤脾阳,导致水湿停滞;肥甘食物如烧烤、炸鸡、甜品等滋腻碍脾,易使脂肪堆积。
蔡华也表示,冷饮糖分高、热量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储存,且饱腹感不强,对胃肠道也有刺激。水果代餐同样不可取,水果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但缺乏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营养不均衡,容易因果糖过量转化为脂肪。凉拌菜是夏季减肥的好选择,不过要避免高热量酱料,如芝麻酱、沙拉酱等。同时,要控制盐分摄入,减少肾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
健康时报任璇 摄
此外,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叶颖建议,三伏天早餐可饮用姜枣茶唤醒脾阳,驱散陈寒,另外也可多吃小米粥、薏仁山药汤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午餐和晚餐要荤素搭配,多吃蔬菜、粗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等。
起居禁忌:忌风避寒,熬夜易养“湿胖”
三伏天高温,叶颖引用《灵枢·岁露论》提醒,三伏天毛孔张开,过度贪凉易致寒邪束表,湿气内滞,形成虚胖水肿。长时间吹空调、穿露脐装、睡凉席等行为,都会让寒邪侵入体内。此外,熬夜会扰乱人体激素平衡,导致食欲大增,尤其偏爱高热量食物,进而引发肥胖。
对此,她建议,大家日常吹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可穿护腰腹的丝质背心,保护好腹部、关节等部位。此外,午间可小憩15分钟,有助于气血调和,睡前也可用40℃艾叶水泡脚至额头微汗,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湿气。同时,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