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广东省医师协会
编辑 | 刘家碧
初审 | 孙巧
终审 | 罗艳琼
为进一步树立广东省优秀医师典型,弘扬广东医师精神,擦亮广东医师品牌,提升广东医师的影响力,展示鲜活立体、医术医德兼具的广东医师形象,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磅推出“365位医师的365天”系列宣传项目。他们如春风化雨,滋润患者的心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学人文精神的真谛。
在精准诊疗成为医学发展核心方向的今天,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到数智化时代的深刻变革。梁莉及其团队始终扎根病理前沿,以技术创新破解临床难题,用科研成果为肿瘤患者点亮精准诊疗的希望。
解码肿瘤转移机制,突破临床诊疗瓶颈
传统病理诊断依赖有创取样与主观判断,在肿瘤转移等复杂病症中常显局限。梁莉团队聚焦结直肠癌高死亡率、转移患者预后差的临床痛点,率先提出“转移性癌症干细胞”概念,揭示肿瘤微环境调控转移的新机制,发现了一系列转移诊治新靶点并开发出诊断新技术。其“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及干预策略” 项目荣获 2023 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不仅为肿瘤转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更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可用的精准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此类疾病的诊治效率与推广性。同时,团队在液体活检领域的探索以血液外泌体成分为新型标志物,实现肿瘤转移风险与疗效的动态监测,进一步推动了无创、精准诊断技术的临床落地。
来源 / 广东省医师协会
领跑智能病理创新,筑牢数智化诊疗根基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病理融合的浪潮中,梁莉是行业探索的先行者。针对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低、诊断准确率不足的问题,她带领团队于2017年率先布局AI病理,研发出国际首个覆盖13类病变细胞的宫颈液基细胞学AI诊断系统,该系统已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全国120余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病理医师的诊断效率与精准度。此外,团队牵头制定国内首个数字病理和AI病理行业专家共识,在AI辅助结直肠癌诊疗、泛癌病理基础模型等领域持续突破。梁莉还以科研反哺教学,指导学生斩获多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培育数智化病理人才。如今,她正全力推动数智化病理科建设,让分子病理与智能病理的创新成果,为更多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保驾护航。
来源 / 广东省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