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默默承担着解毒、合成、储存等多项重任。可它却像个 “沉默的勇士”,即便出现问题,早期也常常不声不响,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身上长斑、皮肤发黄,这些看似普通的皮肤变化,或许就是肝病发出的危险信号。今天,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的杨成平主任,就为大家揭秘肝病的 5 大危险信号,帮你早发现、早应对。
生活中,不少人会把身上长斑、皮肤发黄归咎于年龄增长、日晒或是没休息好,简单涂些护肤品就想遮掩过去。但你知道吗?这些皮肤表面的异常,很可能是肝脏在向你求救。肝脏一旦受损,其代谢、解毒功能就会下降,身体里的毒素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反映在皮肤上。而且,肝病若长期得不到控制,病情持续恶化,甚至可能发展成肝癌,到那时再想治疗就难上加难了。了解肝病的危险信号,能让我们在肝病早期就及时干预。
皮肤和眼白突然发黄,这在医学上被称为 “黄疸”,是肝病的典型信号之一。肝脏能处理体内的胆红素,当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在血液中堆积,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一开始可能只是眼白微微泛黄,随着病情加重,皮肤会呈现出橘黄色或暗黄色,尿液也会像浓茶一样颜色变深。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表现,必须及时就医。
肝脏功能异常时,体内激素代谢会失衡,雌激素不能被及时灭活,就会刺激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导致黑色素沉积,形成色斑。这些色斑多分布在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颜色较深,形状不规则,而且用护肤品很难淡化。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部、颈部还可能出现类似蜘蛛状的红色斑点,也就是 “蜘蛛痣”,用手按压中心,周围的红丝会消失,松开后又重新出现,这都是肝病的重要警示。
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就算睡够了也打不起精神,还伴随着不想吃饭、看到油腻食物就恶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可能是肝病在作祟。肝脏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消化液的分泌,当它出问题,营养吸收受阻,身体得不到足够能量,就会感到乏力;同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消化,自然就没了食欲。这种乏力和食欲下降,不会因为休息或改善饮食而快速缓解,反而会随着病情加重越来越明显。
肝脏位于右上腹,当肝区出现隐痛、胀痛,甚至是持续性的刺痛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早期肝病可能只是偶尔的轻微不适,容易被误认为是劳累或岔气。但随着肝脏病变加重,比如出现肝肿大、肝脏炎症加剧,疼痛会变得更频繁、更剧烈。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还可能是肝癌细胞侵犯肝包膜,刺激神经引起的,此时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肝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影响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导致门静脉高压,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就会使液体漏出到腹腔,形成腹水。患者会感觉肚子一天天变大,按压时像按压 “水袋” 一样有波动感。另外,下肢也会出现水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用手指按压会出现凹陷,很久才能恢复。这两种情况都说明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肝脏的健康关乎全身,而它的 “沉默” 特性让很多人忽视了早期信号。身上长斑、皮肤发黄这些看似普通的变化,背后可能藏着肝病的大隐患,一旦等到癌变才重视,就真的追悔莫及了。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少喝酒、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尤其是有乙肝、丙肝病史,或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果发现上述 5 大危险信号,千万别拖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守护好我们的 “生命之肝”。
免责声明: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经指出,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