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初沸,荷风送香,北斗星斗柄悄然转向午位,小暑节气携着灼灼暑气款款而至。
这个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为“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鸷”的时节,不仅是盛夏热情的正式宣言,更是自然赋予我们调养身心的黄金节点。
民间素有“小暑三不吃,吃了难安康”的古训,这舌尖上的智慧,蕴含着古人应对酷暑的生存哲学。
在阳气鼎盛却湿邪暗伏的小暑,懂得忌口,方能与家人稳稳穿越这流火时节。
一不吃:生冷寒凉之物
小暑时节,冰镇西瓜、雪糕冷饮成为许多人消暑的挚爱。当朋友老王把冰镇西瓜对半剖开,坐在空调房里用勺子大快朵颐时,那份透心凉的酣畅令人向往。这份“爽快”的代价却可能是连续三天的腹痛腹泻,整个人如被抽空般虚脱。
中医揭示: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反而处于“虚寒”状态。冰品骤然入腹,如同向燃烧的灶膛泼入冷水,易导致“寒湿困脾”,引发腹痛泄泻。《饮膳正要》早有警示:“夏月食生冷,令人泄泻。”
替代之道:绿豆汤是经典解暑良方——将绿豆浸泡四小时,煮至开花后撒入几片薄荷叶,待自然冷却后饮用,清芬解热却不损阳气。
餐桌上也可添一道凉拌藕片,新鲜莲藕去皮焯水,佐以柠檬汁、蒜末、少许蜂蜜,脆嫩中带着微酸,既开胃又无寒凉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