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之后,炎热的天气正式拉开帷幕。烈日炎炎,这时候喝一杯冰水或者空调开到16摄氏度,确实瞬间会感到凉爽。然而,你的身体正在默默抗议——腹痛腹泻,浑身没劲儿,吃啥都不香。小心,这可能是贪凉伤了阳气,脾胃在“报警”!
为什么夏天贪凉会伤身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毛孔张开,阳气顺应自然向外升发,但是人体内阳气相对虚弱。此时,如果受到冰水、冷气等寒凉之物的侵袭,就像给本就虚弱的内阳“泼冷水”。外寒伤肺,饮冷伤脾胃,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01
肠胃功能紊乱
人体受到寒气刺激,可能导致肠胃痉挛,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
02
湿气瘀滞体内
人的脾胃受凉后,运化功能减弱,水湿代谢不畅,容易感到头昏脑涨、四肢沉重。
03
食欲明显下降
脾胃功能受刺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功能受阻,从而出现腹胀、厌食等情况。
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吐血、心绞痛、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夏季人们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冷饮或进食生冷食物,以免引起不适。
正确避暑方法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夏天想要正确避暑,人们要记住以下几招。
01
温热饮品更解渴,可以自制凉茶
把冰镇西瓜、冰镇饮料等换成温开水或温热的淡茶(如绿茶、菊花茶等),这样不仅能更快地被身体吸收和利用,还能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02
自制消暑冬瓜汤
俗话说:“不怕长夏炎炎日,清热消暑有冬瓜。”做法:将冬瓜洗净后带皮切成块,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熟,代茶饮。脾胃虚弱、痰湿重、舌苔白腻者可以饮用白扁豆茶健脾消暑。
03
合理使用空调,避免直吹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毛孔打开,空调冷风容易侵入人体,同时阻碍阳气正常宣发,引发“空调病”,出现鼻塞、头痛、颈肩僵硬、反复感冒等症状。因此,夏季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26摄氏度左右较合适,睡觉时可以再调高1摄氏度~2摄氏度;避免冷风对着头、肚子、后背吹。午休时,人们可以准备一条薄毯盖住腰部和腹部。开空调时,人们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04
辨体质吃水果
中医认为,大多数水果属于生冷食物,过量食用水果容易损伤脾胃,并且水果的含糖量较高,会加重痰湿症状。因此,吃水果要因人而异,健康人群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00克~350克。水果有沉降之性。因此,人们适宜下午食用水果,并且以常温应季水果为主。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者要少吃水果,并且以温热性水果为主,如榴莲、荔枝、桂圆等;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如冰镇西瓜、荔枝等,不能直接吃。糖尿病患者食用水果应谨慎,建议在两餐之间吃,并遵照医嘱,以免血糖波动。
05
按揉穴位护脾胃
神阙穴:双手掌心相对,上下摩擦直至手掌变得温热,用一只手的掌心轻轻捂住肚脐5分钟,随时可做,具有暖腹散寒的功效。
足三里穴:用手指用力按揉3分钟,感觉酸胀即可,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等功效。
夏季天气炎热是常态,解暑降温很有必要,但是靠“以寒制热”只会更加伤身。真正的解暑之道,是给身体温和的清凉,守护好脾胃的“阳气之火”。从现在开始,把冷饮换成温热的冬瓜汤,把空调温度往上调,这些小改变,换来的是“吃得香、睡得好、精神足”,帮助我们轻松度过炎炎夏日!(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