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灸,先会摸穴位看反应
创始人
2025-07-12 15:38:12
0

导读:今天学习中医经络穴位切诊的核心要点与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靠望、闻、问、切,西医主要靠仪器检查。

许多功能性病变的早期,西医并不能检查出有诊断意义的阳性结果,从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中医仍然是以四诊为主,尤其在针灸中特别注重经络穴位切诊。

临床上辨证施治与经络腧穴的关系密切。因此,必须注意切诊中的体表按压扪察。如脏腑病应注意在相应的背俞穴、华佗夹脊穴、募穴等处寻找压痛或敏感点,在四肢相应的原穴、络穴、孙穴、合穴等处也往往会有压痛等异常发现。

亦即《灵枢·背俞》中所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之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识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这些切诊所寻找到的压痛或敏感点、皮下结节、皮下组织隆起和凹陷等异常既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又可作为治疗取穴的依据。

例如,五脏有疾,在相应的夹脊穴上出现压痛就取夹脊穴,在相应的背俞穴上出现压痛就取背俞穴。

俞穴的切诊还可以作为检验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在进针前和治疗后进行比较,患者和医生均可增强对针刺有效性的信心。

穴位凹陷者多属虚,隆起者多为实。

《素问·调经论》中说:“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常用切诊穴位举例:

下肢部

1.足三里

胃肠消化道疾病均可出现压痛。

2.三阴交

三阴交为妇科常用的切诊穴位。

气滞血瘀的实证,虚实夹杂之痛证,如子宫肌瘤、痛经、月经不调等均常见压痛、结节、肿块。严重者可用三棱针放血,可见黏稠紫黑色血液流出,待瘀血排净后为正常鲜血。

如一女性患者,患子宫内膜癌,三阴交处明显压痛、肿块,每日该处跳痛。

若病属虚证,则此穴可有虚空感或无特殊表现。

3. 太冲

肝郁气滞者,此穴多有浮实感和压痛感,该类患者通常情绪不畅、觉得压力大、容易郁闷或发脾气。

明显虚证时,可见此穴略有凹陷。

4. 太溪

肾无实证,故该穴位多略见下陷,少有压痛。

5. 临泣

胆经经气不通可见压痛。如双侧头痛,胁肋部疼痛,颌关节开合不利等。

6. 悬钟

少阳头痛、胁肋部疼痛、肝阳上亢等症此穴可出现压痛。

7. 阳陵泉

筋腱发炎,尤其身体两侧的肌腱牵拉疼痛时此穴可有压痛。

8. 阴陵泉

脾虚水湿停滞或寒湿膝痛时可见该处虚浮、压痛。

胸腹部

急者看脉,缓则查腹,此为历代腹诊专家所推崇。意思是说,急性病多在脉象上有所显现,诊脉可知病之寒热虚实;慢性病则在腹证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故查腹证可知病因所在。

腹部一般可划分为上腹、脐腹、少腹、小腹,每一部位均分布有不同的经络与器官。上腹属太阴,脐腹属少阴,少腹属厥阴,小腹属冲任。

两少腹按之作痛,其病多累及厥阴经,多属肝气郁结为病;腹痛绕脐,或脐周深部有包块,其痛所累及少阴经,多属肾气不足为患;上腹按之或胀或痛,其痛所累太阴经,多属脾胃病变;小腹按之或痛或胀,多属子宫膀胱为病等。

在月经病中常涉及的诊断部位有脐腹、少腹、小腹,这些部位是生殖器官的主要分布区。子宫位于小腹,附件位于少腹。

如气会膻中,故女性经前期肝郁气滞,出现胸闷,或觉压力大而情绪忧郁者此穴可见明显压痛。

所以,通过切按明确病累经脉与脏器以后,便可为临床辨证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十二募穴也是胸腹部切诊的内容之一,其位置与相应脏腑所居部位甚为接近,或正当其体表投影区,当内脏病变时常见局部敏感压痛或有结节及紧张感,如心募巨阙、胆募日月、肝募期门、胃募中脘。

十二募穴中也有少数穴位在相应脏腑所络经脉上,如肺募中府、肝募期门、胆募日月,其他如大肠募(天枢)属胃经,脾募(章门)属肝经,肾募(京门)属胆经,另有六个募穴则同属于任脉。

临床上可见某一特定脏腑患病时,反映相应病变的穴位通常在身体的某一侧感觉较明显。例如,心绞痛的内脏体表反射出现于左侧,而肝病患者则以右季胁部多见或较严重。

也有某一脏腑患病,其反射见于对侧或双侧,这种病变反应的多样性,与脏腑、经脉、募穴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是一致的。

背部

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

背俞穴主要依据接近某脏腑的部位来命名,如肺俞、心俞等。

《灵枢·背》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的阳性反应现象。

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

如临床治疗头面、颊、颈、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

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证、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华佗夹脊又称夹脊穴、经外奇穴。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一骶椎各棘突之间旁开0.5寸处,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近增第一颈椎至第一胸椎各棘突之间旁开0.5寸处,每侧7穴,左右共14穴,总计48穴。

也可分别称颈椎段夹脊穴为颈夹脊,胸椎段为胸夹脊,腰甑椎段为腰夹脊。

四肢或内脏疾患取夹脊时,以压痛点为穴。

四肢和内脏疾患通常在夹脊或者督脉、背俞上有压痛,用拇指按压检查,以压痛点为穴,疗效好。脊间韧带有压痛,则取督脉穴;脊旁韧带有压痛,则取夹脊;背俞穴有压痛,则取背俞。

膀胱经背部两条经络穴各有侧重,急性痛症用夹脊或者督脉加上背俞穴,慢性病则应加上膀胱经第二条线(距离督脉3寸)的穴位,以加强疗效。如肾俞加志室。

上肢部

1. 曲池

上肢、肩背、痛,以及头痛时,此穴可有压痛。

2. 郄门

食道上段发炎,有阻塞感时,此穴可有压痛。

3. 合谷

头面部疾患。

头部

1. 风池

善治头痛及眼病等。

2. 率谷

善治头晕震颤等。

3. 百会

善治头痛,头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朔州人注意!肝病早期有这 3 ... “最近总乏力,是不是没休息好?”“吃不下油腻的,大概是肠胃不舒服?” 太原龙城中医肝病医院(太原中医...
用中药能治食道癌早期吗?有哪些... 用中药能治食道癌早期吗?有哪些方法?食道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
60岁男子脑出血死亡,医生:三...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一氧化碳中毒的识别与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了解一氧化...
【媒体报道】医学人文丨在爱中迎... 编者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官微将每周推出一期医学人文专刊,为您讲述发生在市属医院中的暖心故事...
晨起1小时,决定你的体重!坚持... 早起一个小时,你可以多做很多事情。减肥的人,早起一个小时,坚持一些自律行为,可以有效提升代谢,加快燃...
夏日消暑吃西瓜不如吃冬瓜,这样... 三伏未至,热浪已席卷南北。持续的高温“蒸烤”模式,让空调房成了避风港,冰镇西瓜、冷饮也成了许多人的消...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 7月20日入伏后,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烤验期”即将上线。购置祛暑药品成了当下热门的健康防护选择。数据...
上了年纪,3种运动别乱做!骨科...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这个“河南方案”为乳腺癌脑转移... 本报讯(记者 张琦 通讯员 王晓凡)记者近日从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获悉,...
原创 肺... “医生,我从不吸烟,怎么会得肺癌?” “我每天锻炼,饮食清淡,为什么还是查出肺结节?” 这些问题背后...
每天一个蛋还不够,这8种食材才... 每天一个蛋还不够,这8种食材才是真正护肾宝 ——写给每一位追求长久健康的人 一、你吃得再好,肾还在默...
提醒:男性“晨起”4个行为,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学针灸,先会摸穴位看反应 导读:今天学习中医经络穴位切诊的核心要点与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靠望、闻、问、切,西医主要靠仪器检查。...
胃癌用哪些中药好呢?具体用哪些...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在胃癌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调节机体阴阳...
生酮饮食:让你轻松享瘦,越吃越... 你是否也深陷甜蜜陷阱,每天被奶茶、甜点的诱惑包围,却为飙升的血糖和腰间的赘肉感到焦虑?经常节食减肥,...
牛奶再次成为被关注对象!哈佛研... 要问喝什么营养又补钙,大家心中的答案大概都是牛奶吧!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喝牛奶或使肝癌风险增加45%...
原创 睡... 近几天湖北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突破37℃!很多朋友忙了一天瘫在床上,明明累得眼皮打架,身...
掌握科学运动密码 为膝关节健康...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承担着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和运动功能。然而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膝关节却...
认识齐鲁制药“欧氏家族”,告别... 说起肿瘤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掉头发或免疫力下降,其实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化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