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整体观念,可以一次找到问题的核心,其他分散的症状,也能迎刃而解。这跟平常大家想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质的区别。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身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人体各部分结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比如,中医上说,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在调治思路上,通过清心热、泻小肠火,能治疗口舌溃疡。
区别于现代西医的精细分科,中医大夫,是善于把握全局的全科大夫。
去年我有一个外籍的患者,她睡眠不好、容易半夜醒、早醒。还有便秘的问题,经常感觉胃脘和小腹胀满、嗳气、没胃口吃东西。她还说肩颈不舒服,僵硬。长期有痛经的问题。
刚来的时候,用不熟练的语言叹着气,大致说是之前看了好几个科,已经跑到累了。最近想要宝宝,看我能不能有帮助。
分析一下,这个患者的症状挺多,但主要矛盾在于一个堵字,三焦皆不通了。上焦,经脉堵,所以头颈僵痛;中焦脾胃堵、肝气郁,所以消化不好、失眠睡不好;下焦气血凝滞,所以月经不通、经痛。
于是用药:木香、桂枝、桔梗、白芷、槟榔、厚朴、乌药、紫苏、枳壳、防风、川芎、当归、芍药、黄芪、人参、甘草。
这道方子,能行气散结(木香、厚朴、枳壳等),补气养血(人参、黄芪、当归、芍药、川芎等),还能温通血脉(桂枝、白芷、防风等)。而且上中下三焦的气机,都兼顾调畅了。
上焦——紫苏、白芷、桔梗、防风。
紫苏、白芷宣肺,桔梗既能载药上行至肺,也能宣肺,多药合用让上焦气机流通起来。
中焦——厚朴、槟榔、枳壳、木香。
厚朴下气除胀,槟榔降气利水,枳壳理气宽中、消除胀满。木香健脾消食,如此中焦运化正常,不胀不满。
下焦——桂枝、乌药。
桂枝能温通经脉,使人体的阳气充足,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下焦温暖则气血通畅,就不容易痛经了。
这个患者当时还建议做了艾灸理疗。她惊讶地说,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明显感觉到肩颈松弛了、舒服了。
第一次复诊时候说,在理疗的时候睡着了,回去又呼呼大睡了一觉。吃了几天药时,感觉到胃口好了,肚子不胀,以前一直没有饿的感觉,后来每天到饭点会饿。大便也通了。后巩固调理数次,事隔三月多的时候,听说了有的好消息。
以上讲到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