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心声:妊娠期糖尿病教会我的自律与成长
创始人
2025-07-03 16:38:18
0

怀孕,本是充满期待与幸福的美好旅程。可当“妊娠期糖尿病”这个不速之客突然降临,许多准妈妈瞬间被焦虑、无助和自责的情绪笼罩。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呢?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大约孕24-28周),国际上常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为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具体数值标准如下:空腹血糖≥5.1 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 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 mmol/L时,满足上述任意一项指标达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一般在产后血糖能够恢复正常,仍需每1-3年定期筛查糖尿病,预防远期糖尿病发生。

高危人群提前筛查:若孕妇存在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既往妊娠糖尿病史等高危因素,可在首次产检时(妊娠早期)进行筛查。

孕期血糖控制不当,会增加孕妇孕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引起胎儿过大(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风险;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新生儿易出现低血糖(血糖<2.6 mmol/L)、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管理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曾经的“糖妈”,我特别想分享这段经历,讲述它如何让我降低不良妊娠风险,守护宝宝和我的健康。

一、精细化热量规划:因人而异的热量标准

根据2023年《中国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指南》,热量供给需结合下列因素动态调整:

1.标准体重(BMI 18.5-24.9):热量供给为30-35kcal/kg·日;超重/肥胖(BMI≥25):热量供给为22-25kcal/kg·日,严格控制总热量,避免过度节食(如每日热量<1500kcal),以防酮症发生。体重增长不足:在标准基础上增加5%-10%热量,优先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鱼虾、乳制品),同时兼顾碳水化合物与健康脂肪。

2.热量计算与饮食分配

(1)标准体重孕妇(BMI:22,体重60kg)

每日总热量:60kg × 30-35 kcal/kg = 1800-2100 kcal

饮食分配(以2000kcal为例):

①碳水化合物:占50%-60%(约250-300g),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

②蛋白质:占20%-25%(约100-125g),优先选择鱼、禽、蛋、豆腐等。

③脂肪:占25%-305(约55-65g),以坚果、橄榄油、牛油果等健康脂肪为主。

(2)超重孕妇(BMI:27,体重70kg)

每日总热量:70kg × 22-25 kcal/kg = 1540-1750 kcal

饮食重点:

①控制精制糖(如奶茶、蛋糕)和高脂肪食物(如油炸

食品),增加蔬菜比例(每日500g以上)。

②加餐可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蓝莓)或希腊酸奶,避免血糖波动。

(3)体重增长不足孕妇(孕中期体重增长<3kg)

每日总热量:若标准体重为60kg,每日热量可增至1890-2310kcal

(增加10%)。

加强营养:

①加餐添加蛋白粉(需医生指导)或坚果酱(如花生酱),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吃一片全麦面包。

②优先选择高蛋白主食(如藜麦、鹰嘴豆),搭配牛油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

二、分餐式进食法:减缓血糖波动

1. 五餐制+睡前加餐的控糖逻辑

分餐式饮食通过“少量多餐”打破传统三餐的血糖波动峰值,原理如下:①避免空腹时间过长:每3-4小时进食一次,防止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反跳。②分散碳水化合物摄入:将每日碳水总量分配至各餐,避免单一餐次碳水过量引发血糖骤升。③蛋白质与膳食纤维协同控糖:每餐搭配蛋白质(如蛋、肉、奶)和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杂粮),延缓碳水吸收速度。

  1. 分餐制执行技巧

①把控时间:早餐距睡前加餐间隔≤13小时,避免夜间空腹过久(如20:30加餐,次日7:00早餐);每餐进食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细嚼慢咽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研究显示,快速进食会使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15%)。

  1. 食物替换

若对乳制品过敏,上午加餐可替换为“无糖豆浆200ml+核桃3颗”,

睡前加餐可选“无乳糖舒化奶+玉米饼1块”;水果加餐需选择低GI品种(如苹果、梨、蓝莓),每次不超过100g(约半个苹果),避免果汁(破坏膳食纤维,GI升高20%)。

4.血糖监测

重点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从第一口进食开始计时),若某餐餐后血糖>8.5mmol/L,可调整下一餐的碳水比例(如减少主食1/4拳);若睡前加餐前后出现头晕、手抖等低血糖症状(血糖<3.9mmol/L),需立即补充15g碳水(如3块方糖),并联系医生调整方案。

5.与运动协同

餐后运动:建议午餐/晚餐后30分钟开始散步(15-20分钟),可使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10-15%,但避免空腹运动(易引发低血糖)。

加餐与运动间隔:若下午安排孕妇瑜伽(16:00),可将15:30加餐提前至15:00,避免运动时胃部不适。

6.便携式应急包

建议随身携带无糖牛肉干、独立包装坚果、无糖电解质饮料,应对运动后脱水,避免低血糖混淆。

三、中医食养智慧:传统与现代营养学的融合

1. 控糖代餐改良方案

经典粥品升级

原版:白米粥(GI=90)升级为改良版:山药百合燕麦粥(GI=50)

做法:燕麦片30g+鲜山药50g+干百合10g,文火煮至粘稠

药茶替代甜饮(建议在中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配方:桑叶3g+枸杞5粒+陈皮1g,500ml热水冲泡代茶(每日1剂)

功效:辅助调节餐后血糖(《Phytotherapy Research》证实桑叶中

的多糖具有降糖作用)。

2. 症状导向型食谱(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对证选用)

四、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每日至少测4次血糖: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从第一口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采血;记录饮食与血糖对应关系,及时调整食谱。

避免极端饮食:严禁完全断碳水,完全断碳水易引发酮症酸中毒;水果限量,避免含糖量高的果汁。

运动结合:餐后30-60分钟开始运动,可使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12-18%(如从8.5mmol/L降至7.0mmol/L)。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孕中晚期,避免仰卧位运动,推荐游泳(选择蛙泳,避免蝶泳消耗过大)、散步(速度60-80步/分钟)等低冲击运动。

就医指征:连续3日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或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酮症症状。

五、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吃粗粮不限量”—粗粮仍是碳水化合物,过量会升高血糖。

纠正:每餐粗粮生重控制在50-75g(熟重约100-150g,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搭配蛋白质和蔬菜。

误区2:“不吃主食能控糖”—可能引发酮症,影响胎儿大脑发育。

纠正:每日至少摄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75g(相当于3.5拳主食),

分餐摄入(如早餐30g+上午加餐15g+午餐40g+下午加餐15g+晚餐40g+睡前加餐35g)。

误区3:“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高糖水果(如荔枝、榴莲)会加剧血糖波动。

纠正:选择低GI(GI<55)水果,每日总量不超过150g,分次食用(上午10:00吃75g苹果+下午3:00吃75g蓝莓),避免睡前食用。

误区4::无糖食品可随意吃

纠正:“无糖”仅指不含蔗糖,但可能含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精致碳水,其升糖指数(GI)与普通食品接近(如无糖饼干GI=70,普通饼干GI=72)。

误区5:血糖正常后可恢复随意饮食

纠正:孕中晚期胎盘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等会持续增强胰岛素抵抗(孕32-34周达高峰),即使当前血糖正常,随意饮食可能导致血糖反跳。

误区6:运动强度越大,控糖效果越好

纠正: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孕妇心率超过140次/分钟,增加胎儿缺氧风险;且运动后易踹新年反跳性高血压(因应激激素分泌);选择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220-年龄)×60-70%),如孕妇30岁,运动心率应控制在114-133次/分钟,餐后30分钟后开始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需兼顾均衡营养与稳定血糖,通过科学搭配、少食多餐、动态监测实现安全控糖。建议在产科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结合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经历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它教会我自律,让我变得坚强,也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想对所有正在经历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说:你们并不孤单,这段旅程或许艰辛,但终将成就更强大的你。

愿每一位“糖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作者:王静 张红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想要肾好如初?这8种食物是肾脏... 想要肾好如初?这8种食物是肾脏的天然补给站,效果看得见! 肾,是沉默的守护者。它不吵不闹,却掌控着身...
原创 它... 导语:它被称为"龙须菜",一利湿,二养肝,三通便,好吃不上火,夏天使劲吃 有一种菜,摘完一茬又长一茬...
医生调查488名冠心病患者,发...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腿痒2个月,一查竟是癌症!医生... 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哎呀,就是痒,腿上痒完身上痒,买点过敏药吃吃,哪能想到是肝出大问题啊!” 杭...
一碗暖汤护身心:特发性震颤养生...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虽然不像帕金森病那样会严重影响肢体运动能力,但长期手抖、头抖,也...
帕金森病患者必看!强骨护关节,... 本文由公众‘号’【智慧抗帕家园】编辑,关注不迷路,阅读原文 帕金森病,这一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正悄然侵...
2025年焦作市核医学质控培训... 新闻 近日,2025年焦作市核医学质控培训暨指导评价会议在我院顺利召开。 市核医学质控会议 近期,...
高血压患者夏季必做四件事:科学... 夏季高温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大挑战。气温升高会导致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若不注意调理,极易引发血压波动...
23支医疗代表队上演“药膳争霸... □记者 吴文可 杨璐 张馨月 文 王晓伟 图 6月28日 郑州市第一届药膳技能竞赛决赛 火热开启 2...
原创 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每天都在为早餐发愁?又想吃得健康,又怕热量高,还希望有点饱腹感、能养胃?那你真...
原创 手... 手脚麻木,脑供血不足,一个方子拔掉病根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坏”习惯。比如:蹲在厕所里的...
原创 夏... 随着小暑来临, 气温攀升, 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大量出汗,体力消耗比其它季节大,加上日长夜短,...
脾虚不要过度治疗,记住这个小方...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一旦脾胃功能受损,身体就无法正常运化食物,吸收营养,从而引...
改善天胞疮的“克星”找到了,健... 天胞疮作为一种顽固性皮肤问题,在中医看来主要与脾虚湿盛有关。脾主运化水湿,当脾的功能受损时,水湿内停...
彩虹全营养蔬果汁答疑专场 (每... 引言: 关于蔬果汁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议 很大一部分妈妈都被各种争议的影响迟迟不敢开始 或者是已经...
刷手机停不下来,为什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你有没有经历这样的时刻:明明啥也没干却感觉很累?这种精神上的疲倦感,可能与不知...
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吃药,每天做好... 据估计,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45亿。随着年龄升...
6家药企被连环“贱卖”!华润、... 卖掉不挣钱的,聚焦最挣钱的。医药央企“买买买+卖卖卖”资产腾挪加减法,既有战略聚焦的主动调整,也掺杂...
姜,真是适合现代人的一味好药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现在,正是吃姜的好时候。 为什么夏天吃姜对身体好,减少生病看病呢...
以合作之笔,绘就嘉兴口腔健康事... 在嘉兴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关于口腔健康事业的创新合作正悄然绽放光彩,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带来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