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患者在进行第三次化疗后,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给出确切时间。早期贲门癌患者化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而晚期患者化疗后可能仅能存活1 - 2年。不过,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与调养,患者仍有机会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
从中医角度来看,延长生存期可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中药调理,中医治疗贲门癌常采用扶正祛邪、调理脏腑、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方法。例如,使用黄芪、党参、熟地、女贞子等具有益气养血、滋阴补阳作用的中药,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抵御癌邪;针对肝郁气滞者用柴胡、郁金,脾胃虚弱者用白术、茯苓等,根据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情况进行针对性调理;丹参、赤芍、桃仁等中药能改善肿瘤部位的血液循环,抑制肿瘤生长;鳖甲、海藻、昆布等药物可软化和消散肿瘤结块;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中药能清除体内热毒,减轻炎症反应。
在化疗期间,中医中药可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化疗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伤,此时可使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益气养阴、提高免疫力,缓解化疗副作用,增强患者抵抗力;化疗可能导致血管损伤,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丹参、红花、川芎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帮助改善患者症状;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中药可清热解毒、缓解胃肠道不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食疗也是中医调理的重要一环。患者应选择具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粥,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脾胃虚弱的状况;薏仁粥有健脾利湿、抗癌的功效;红枣桂圆汤能补气养血,增强患者的体力。合理的食疗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增强身体抵抗力。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是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承继家传百年《袁世医方》,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期间运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屡建硕果。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为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的癌症患者提供中医系统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贲门癌真实案例分享:
刘某,男,贲门癌,2014年12月29日初诊,河南商丘人
2014年10月,患者因进食不畅两个月,被送到医院全身检查,经郑大一附院确诊贲门癌。2014年12月2日,通过手术切除了部分食管及胃。但术后不久复查时,医生却告知:“发现转移灶,要尽快化疗!”孝心的儿子考虑父亲年事已高,术后以来身体一直虚弱不堪,仿佛一阵风就可以把老父亲吹倒。于是,拒绝医院的化疗建议,决心试试中医治疗。2014年12月29日初诊时,患者身体真是肉眼能看出来的差,浑身乏力,消瘦的很,吃不下饭,只能吃点流食。进行治疗后,半个月左右,刘老师说:“感觉身体明显硬实多了,看起来也精神了。”自此以后,坚持服用中药。2019年9月9日患者正常取药巩固,家属诉“我父亲一直不知真实病情。但病情一直都比较稳定,老人家生活质量也挺不错。自己在家做饭,没事逛逛走走,喜欢打牌,一打打一天,都不见累”。2023年3月回访肿瘤稳定,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自身治疗经历,身体和正常人无二!
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中医强调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有利于病情稳定。贲门癌患者在生活中还应注意合理饮食,加强全身营养,做到少食多餐,选择流质饮食,避免吃坚硬的食物,避免吸烟以及喝酒,多喝温水,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定期到医院做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运用中医的这些方法,贲门癌患者有望在化疗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