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配菊花、柠檬加蜂蜜,近年来 “泡水养生” 成了热门潮流,后来此事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将不知名花草、或药材丢进杯中泡水喝,并且笑言:“此物大补。”
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邓文志主任郑重提醒:“不是啥都适合泡水饮用,盲目跟风可能危害健康。”
从中医角度看,部分药材未经炮制直接泡水,不仅无法发挥药效,还可能带来风险。比如,苦杏仁含氢氰酸,直接泡水饮用可能导致中毒;木通属马兜铃科,长期大量饮用其泡制的水,会严重损害肾脏。此外,一些人听闻蒲公英能清热解毒,便每日大量饮用蒲公英水,却不知其性寒,脾胃虚寒者饮用后,反而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邓文志主任强调:科学泡水需遵循三大原则。
其一,辨清药材属性与自身体质。气虚者适合用黄芪、党参泡水补气;阴虚者可选择麦冬、石斛滋阴;而体寒者饮用寒性的金银花、胖大海泡水,无异于雪上加霜。
其二,控制饮用剂量与频率。以红枣为例,每日用 3 - 5 颗泡水即可,过量易导致上火、血糖升高等问题。
其三,注意药材来源与处理。购买药材应选择正规渠道,野生药材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隐患;部分药材如灵芝、茯苓质地坚硬,直接泡水难以析出药效成分,需打碎或切片。
成都普济中医邓文志主任告诫大众:养生没有 “通用公式”,并非所有食材都适合长期泡水饮用;比如桂圆干泡水虽能补血安神,但长期大量饮用易助火生热;只有通过辨证论治,才能让 “泡水养生” 真正发挥作用,守护身体健康。
本文所涉药材及饮用方法仅供参考。个体体质不同,中药材使用效果和风险有别,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不可自行使用。
免责声明: 文章中所用的图片为人工智能生成。若不适用于商用,请联系我删除相关图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