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过后,气温将会明显增高,雨水增多,细菌也增多。这意味着,真正的夏天就要到了。
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小满过后三不吃,比吃什么都补!
小满过后三不吃,百病远离你
夏天热,要排湿、利尿,这是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往往会让不懂中医的人产生一种错觉:要利尿,吃冰棍,喝一杯冰水下去既解热又利尿;要排湿,吃辣椒出点汗就行了。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对的:“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小满过后,三不吃、热养人,才能排湿、利尿。
三不吃
01
不吃生冷,秋天少痎疟
很多人以为,吃生冷最多会导致拉肚子而已,其实不然。《内经》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意思是,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热的病,秋天就会有痎疟。
凡去看中医的人十有八九会听到“少吃生冷,多喝热水”之类的医嘱,可见古代以来就不提倡食用生冷食物。
因为人类不是冷血动物,人的消化系统宜暖而不宜寒。而食用大量的冷饮、生菜、水果都会导致“寒”的结果,寒则血凝。
为什么会寒则血凝?
这主要是破坏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里的脾是指消化系统。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会形成血液,进而给骨骼、肌肉、筋腱、大脑及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营养。
若脾胃功能不好,会影响身体吸收营养和生成血液,血液量就不够,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并非只是一句忠告,应该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信条。
生冷食物主要有:生冷瓜果如西瓜、生甜(香)瓜、各种生梨及苹果等;各种凉拌菜如凉拌海蜇、拌凉粉、小葱拌豆腐等;特别是各种冷饮如凉水、凉饮料、凉牛奶、冰淇淋、冰砖雪糕等。
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适量吃还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02
不吃燥热,慢病少复发
患慢病者食用燥热食物,会导致病情加重。
燥热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比如羊肉、榴莲、胡椒、姜片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气温高,还食用这些热性食物,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对一些慢性病人,还会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吃太多还会引起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远离这些燥热的东西。
如果想出汗,应该通过运动出汗,而不应该通过吃辛辣食物出汗。
03
不吃肥腻,远离淤堵和肿瘤
中医认为,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博一文化】午餐后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量明显增多,大脑的血液供应量减少,从而导致随血液流入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相应减少,于是人就会出现一次睡眠节律,产生昏昏欲唾、没有精神的感觉。这时午睡,不仅能让大脑得到休息,还对身体大有益处。
迎接美好夏天
SUMMER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适应夏季的时令,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违逆了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起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温
馨提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