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抬头,多地阳性率上升,可能不发烧,有这5个症状恐已中招
创始人
2025-05-26 18:16:47
0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开始议论:“怎么又开始嗓子疼、咳嗽了?”“抗原测了是两道杠,但体温一直正常。”随着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上升,看似“远去”的疫情似乎又回归了。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2025年4月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飙升至16.2%,连续三周超越流感病毒。

并且这一轮疫情的“隐匿性”更强,许多人即便感染,也可能不出现典型的高烧症状。哪些症状可能暗示已中招?又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一、疫情“卷土重来”?

最近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身边感冒咳嗽的人好像突然变多了。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4月监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个感觉,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医院里,新冠阳性率持续上涨。

仔细一看数据,南方省份阳性率明显比北方高一大截,尤其是15岁及以上的人群,感染的特别多。

为啥南方“中招”的人更多呢?这和南方的环境、生活情况分不开。南方气候潮湿,特别适合病毒 “存活”。而且南方经济发达,出差、旅游的人多,人来人往,病毒传播的机会自然就多。

有些南方城市的哨点医院,新冠检测阳性率都超过20%了。

其实这一轮疫情,早有苗头,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专家解释,2025年2月的时候,全国流感没那么凶,强度降到近三年最低。

流感和新冠 “此消彼长”,流感弱了,新冠就逮着机会 “反扑”。而且上一次大规模的新冠流行还是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都过去一年多了,之前感染产生的抗体,就像过期的 “防护盾”,慢慢失去作用。

现在又赶上春夏换季,早晚温差大,一冷一热容易着凉,再加上清明、五一假期大家到处旅游,人流动起来,病毒传播的风险就更高了。

和最开始疫情那会比,现在感染后的症状变化可不小。不少人都说,这次感染没发高烧,但测抗原才发现自己 “阳” 了。

专家解释,这是因为病毒在不断变异,咱们人体的免疫情况也和之前不一样了。

最让人担心的是,有些重症患者一开始症状很轻,根本不当回事,结果病情突然加重。

家里有老人,或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这些基础病的,一旦出现症状,千万别拖着,赶紧去医院。有时候病情发展太快,早一点治疗就能少遭罪,也能降低危险。

二、这5个症状恐已中招

身边不少人都在吐槽“中招”的各种难受,尤其是这一轮感染,几个典型症状简直让人苦不堪言。

1、嗓子疼

不少人都说,嗓子疼起来就像有人拿着砂纸,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你的喉咙内壁,每咽一下口水,都像吞了片薄薄的刀片,火辣辣的疼。

平时再普通不过的喝水动作,这时候都成了“酷刑”,水杯举到嘴边都得犹豫半天。

更折磨人的是,这种疼痛感可能会持续3-5天,严重的时候连说话声音都变得嘶哑,脖子两侧的淋巴结也跟着肿大起来,摸上去硬硬的、胀胀的。

2、持续性干咳

咳嗽和平时感冒的咳嗽还不太一样,本轮感染很多人是那种 “刺激性干咳”,喉咙里痒痒的,总想咳可又咳不出什么痰,顶多带出一点点白痰。

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准备休息,咳嗽反而更厉害了,稍微受点凉,比如吸进一口冷空气,或者姿势稍微不对,就开始“疯狂”咳嗽,一咳起来就停不下来,让人根本睡不好觉。

有些咳嗽严重的人,还会觉得胸闷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喘得厉害,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一周以上,可得及时去医院看看。

3、嗅觉和味觉减退

前几天听邻居抱怨,说明明各种花开得正艳,可就是闻不到一点花香,做饭的时候放了平时两倍的盐,吃起来还是觉得没什么味道。

这种突然失去嗅觉和味觉的情况,是新冠感染比较有特点的症状。在这一轮感染中,不少人只出现了嗅觉异常,体温却还是正常的。

这个症状恢复起来特别慢,可能其他症状都消失了,可还是闻不到香味、尝不出味道,有的甚至要持续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

4、全身乏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明明一整天都没干什么体力活,就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翻翻手机,可还是觉得累得不行,整个人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样。

站起来的时候头晕目眩,四肢沉重得像灌了铅,干啥活做起来都费劲,得歇好几次才能完成。这种乏力感,其实是因为病毒在身体里攻击了免疫系统,让身体的能量被大量消耗。

5、肌肉酸痛

这个症状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不少人一开始都以为是自己运动过度了,或者是不小心着了凉感冒了。

可实际上感染新冠后,全身的肌肉,尤其是四肢、腰背这些部位,就像被人狠狠暴打过一样,一碰就疼,不碰的时候也隐隐作痛,有时候连关节也跟着又酸又胀。

要是这种肌肉酸痛还伴随着前面说的咽痛、乏力,别再当成普通的小毛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做个检测,看看是不是感染了新冠。

了解这些症状,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让大家心里有数。要是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也别慌,及时做好防护,该就医就医。当然,日常的防护也要做好。

三、这些防护要做好

新冠疫情的反复提醒我们,病毒从未真正离去,只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不盲目恐慌,也不掉以轻心。所以,以下5点要谨记。

1、戴口罩

现在去商场逛街、挤地铁通勤,或者去医院看病,周围人挨人,这时候口罩的防护作用很重要。最好选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力够,透气也不错。要是去医院发热门诊这种高危地方,N95口罩更保险。

戴的时候一定把鼻子、嘴巴、下巴全包住,金属条按紧鼻梁,不然漏风就等于白戴。而且口罩别一戴一整天,连续戴4个小时,或者被口水弄湿、沾了脏东西,就得赶紧换,不然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2、洗手

每天摸门把手、按电梯按钮、拿快递,不知道沾了多少细菌病毒。

所以一定要记住 “六步洗手法”:先像搓泡泡一样搓掌心,再用手心搓手背,然后十指交叉搓指缝,弯曲手指转着圈搓关节,握住大拇指转一转,最后把指尖在掌心里揉一揉。

整个过程慢慢搓,差不多20秒就够了。特别是饭前便后、摸完公共物品、咳嗽打喷嚏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别嫌麻烦。

3、少聚集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就像坐过山车,前一天还热得穿短袖,第二天突然降温又得翻出外套。

加上五一、端午这些假期,大家都想着出门旅游放松,车站、景区到处都是人挤人,病毒传播的机会特别多。

所以能不扎堆的聚会就推掉,周末想和朋友聚一聚,尽量选露天餐厅或者通风好的地方。

4、勤通风

家里的空气也得重视,好多人喜欢关着窗户吹空调,觉得凉快又省事,可这恰恰给病毒创造了机会。

每天早晚开窗半小时,让新鲜空气换换屋子的浊气,就算开空调,也要定期拆滤网清洗,不然积了灰尘的空调吹出来的风,闻着都一股怪味。

要是去网吧、KTV这种密闭空间,待一会儿就得出去透透气。

5、增强免疫力

最后说说提升免疫力,免疫力不给力,病毒很容易趁虚而入。

平时得多吃点鸡蛋、牛奶、橙子这类富含营养的食物,每天睡够7、8个小时,哪怕工作再忙,抽半小时下楼散散步、拉伸拉伸,身体状态好了,才能更好地抵御病毒。

以上这些防护措施看着琐碎,但都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结语

新冠的反复不是偶然,而是病毒变异、人群免疫下降、季节因素等多重作用的结果。无需恐慌,但要保持警惕。

症状可能不典型,但防护不能松懈,我们需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新冠阳性率飙升?高峰又来了?怎么防治?

2025-05-20 环球网

新冠感染再抬头,专家提醒:当前正在波峰

2025-05-16 光明网

中疾控最新提醒!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防护牢记做好这5点

2025-05-16 文汇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每年约四成流感疫苗报废困局何解... 在接种点,护士正在为市民接种疫苗。 南都资料图 家住越秀区的张女士手机屏幕还停留在电商页面——1瓶...
女性也同样会面临疝气问题 疝气并非男性专属疾病,女性同样可能受其困扰。女性疝气若不及时治疗,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对身体健康和生活...
原创 苗... 牛仔裤,四季皆宜,永远不过时,尤其是修身版型,简直是勾画腿部线条的神器!穿上它,不仅能展现出苗条的身...
男人被前列腺“坑”惨了?三味药... “年轻时迎风尿三丈,老了顺风尿湿鞋”——这话虽然扎心,却说出了不少男人的尴尬。尤其是过了50岁,不少...
简橙太极导师薛精医华亮相首届中... 近期,一场“身心疗愈盛宴”首届中国身心健康与疗愈⁺大会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数百位参会者在世界武术...
原创 立... 夏天到了,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走在外面感觉自己都快被融化了,而且汗水也止不住地流。这时候,...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
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减肥策略,科学... 甲状腺形如蝴蝶,位于颈部前方,虽仅重 20 - 30 克,却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在人体新陈代谢、生长...
【朝医新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7月7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医院签约揭牌。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石景山区委...
原创 多... 宝宝出生10分钟后,这一家人的心情就从云端坠入了低谷,原来是宝宝的右手悄悄地多了一根拇指,一开始大家...
原创 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一到小暑,天气就跟打翻了蒸笼似的,又闷又热。这时候人最容易没精神,手脚乏力...
睡觉喜欢“手举过头顶”,是好是... 有人仰卧、侧卧睡不着,但手举过头的姿势却能很快入睡,这是好是坏呢?其实,这个睡姿暗含健康危机信号,你...
我国具有PrEP适应症的男男性... 具有HIV感染高风险的MSM人群为±250万,其中约±25万已经感染(其中约20万已经确诊,5万虽然...
这样“才”健康:制作搭配减脂餐... 随着健康减重理念的普及,科学搭配减脂餐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 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临床营养师蔡...
韩照予:引起胃癌的因素有哪些? 早期胃癌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起病隐匿,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感全身无力以及没有...
杨小红中医:一边降糖一边明目亮... 杨小红中医:一边降糖一边明目亮眼,人人用得起! 杨小红,广州三甲医院糖尿病医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
不吃药,介入治疗高血压!这个可... 7月4日下午,在副院长余海彬教授带领下,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开区院区血管介入专业团队上演了一场医疗...
一患者跑了四个科一天没看完,我... 中医的整体观念,可以一次找到问题的核心,其他分散的症状,也能迎刃而解。这跟平常大家想的头痛医头、脚痛...
血糖高的人,日常一般有4个表现... 【[礼物]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
您听说过“白肠”吗?- Whi... 通常我们所遇到的肠道炎症或肿瘤,往往会带来低回声增厚的肠壁,而今天我们所要见到的是“白色”高回声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