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月经都像经历一场酷刑,止痛药吃到胃疼,血量大到不敢出门……”这是许多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真实写照。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妇科主任肖静介绍,两位患者都曾经放置过曼月乐环,但都在数月后脱落。在我院通过放置吉曼环,临床效果良好。
病友故事1:年轻白领的“重生”
患者32岁,已婚未育,痛经10年,经量过多导致贫血,血崩到要穿纸尿裤,血红蛋白80g/L ,子宫增大如孕2+月,既往放置曼月乐环3个月后脱落。
治疗方案:中医药调理气血+宫腔镜下吉曼环固定术。
治疗效果显著:6个月后经量减少70%,痛经缓解,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患者反馈:终于敢穿浅色裤子,计划明年备孕前取环!
病友故事2:围绝经期女性的“平稳过度”
患者48岁,30岁生完孩子后痛经越来越重,每次月经都像被刀绞,跑了多家医院都说要切子宫。月经量多贫血,子宫增大如孕3+月。既往放置曼月乐半年后脱落。
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缓解症状后选择宫腔镜下吉曼环固定术。
治疗效果显著:疼痛缓解,贫血纠正,1年后绝经,平稳过度。
患者反馈: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心理负担小,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曼月乐环,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全身吸收少,可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但子宫腺肌症常导致子宫增大明显,很多放置曼月乐环的患者需面临环移位及脱落的风险,令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让曼月乐环牢靠地固定在子宫腔正常位置,是决定子宫腺肌症治疗的关键。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妇科开展“吉曼环固定术”,这是将曼月乐环与吉妮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利用吉妮环顶端的外科缝合结,通过放置器植入子宫底部的肌层,利用子宫肌肉的自然收缩力将其固定,用这种方式固定的曼月乐环脱落率大大减低。
科普时刻
子宫腺肌症: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子宫腺肌症被称为“子宫内膜的越狱”——本应位于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灶性病变。每次月经来潮,这些“逃逸”的内膜细胞也会出血,但无法排出体外,导致子宫肌层水肿、痉挛,引发剧烈疼痛和子宫增大。
我国育龄女性患病率高达10%-20%,但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普通痛经”而延误治疗。15%患者合并月经失调,40%-50%面临不孕困扰。若病程迁延不愈者,子宫切除风险显著增加。
这些症状,可能是子宫腺肌症的求救信号
1.进行性加重的“夺命痛经”
初期可能仅是经期轻微腹痛,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蔓延至腰骶、大腿,甚至非经期也持续隐痛。严重时需依赖强效止痛药,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晕厥。
2.月经“崩漏”不止
单次月经量超过80ml(约湿透5-10片以上卫生巾),大量血块排出。长期失血导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低于110g/L。
3.不孕与流产的隐形推手
异位内膜破坏子宫肌层结构,影响胚胎着床;子宫环境异常导致反复流产风险增加。
4.性交痛、尿频、排便痛
病灶压迫膀胱、直肠,引发排尿/排便不适;性生活中深部撞击痛,严重影响夫妻关系。
若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到妇科就诊,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联合超声检查、血清CA125、血常规检测可进一步明确病情。
拖延治疗,不仅是切子宫那么简单
许多患者因恐惧手术或误信“绝经后自愈”而拖延治疗,却不知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
贫血危害:长期失血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子宫“失控性”增大:病灶持续刺激使子宫体积超过孕3个月大小,压迫盆腔器官;
生育力下降:肌层病变损伤子宫内膜容受性,辅助生育成功率也下降。
恶变风险:虽然概率低,但若腹痛节律改变、子宫短期内迅速增大者需警惕。
精准治疗时代:保子宫、控病灶、护生育!
子宫腺肌症该如何治疗?中医药治疗早期介入效果好,除了内服中药以外,还可以配合艾灸、针刺等治疗,调整人体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症状。此外,广东省中医院有多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院内制剂,效果显著,可配合使用。
子宫腺肌症并非“绝症”,如果您正在经历经期剧痛、月经量过大、甚至因此贫血或不孕,及时科学治疗不仅能挽救您的子宫,更能重拾健康生活!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