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同时身兼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等多重身份,以及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特聘专家,在他看来,中医对类风湿的认知,不仅在于病症治疗,日常养护更是维持关节健康、预防病情加重的关键。
中医将类风湿归为 “痹证”,认为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与正气亏虚是发病主因。基于此理论,日常养护需从多方面入手。就像 45 岁的李女士,从事文案工作,长期久坐办公,又偏爱冷饮,起初只是偶尔感觉手指关节隐隐作痛,没太在意。随着时间推移,疼痛愈发频繁,阴雨天更是加重。后来找到王义军医生咨询,王医生从中医角度分析,指出她的生活习惯正一步步损耗正气,让寒湿之邪有机可乘。
在饮食方面,王义军建议遵循 “温补驱寒、健脾益气血” 的原则。类风湿患者应多食用如山药、黑豆、红枣这类食材。山药健脾益胃,如同给脾胃穿上一层 “保护衣”,帮助运化水湿;黑豆能滋补肝肾,为筋骨提供养分;红枣则可补气养血,增强身体抵抗力。要减少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像冰镇饮料、生鱼片等,这些食物易使寒湿在体内积聚,加重关节不适,就如同给潮湿的屋子再泼上一盆冷水。
起居环境的调理也不容忽视。王义军强调,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温暖,避免潮湿阴冷。床铺不宜紧贴地面,可适当垫高,防止地面湿气入侵。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必要时可佩戴护膝、护腕。李女士听从建议后,将卧室搬到向阳的房间,还购置了除湿机,明显感觉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
适度运动同样重要。太极拳、八段锦这类缓慢柔和的运动,能活动关节、疏通经络、增强正气。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李女士每天清晨坚持练习八段锦,不仅关节灵活性有所改善,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
此外,情志调节不可小觑。中医认为 “肝主疏泄”,长期焦虑、抑郁的情绪会影响肝气疏泄,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患者可通过听舒缓音乐、散步、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态,如同为身体营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王义军常说,类风湿的日常养护是一场 “持久战”,只有将这些养护方法融入生活点滴,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多管齐下,才能筑牢健康防线,守护关节活力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周六全天
出诊地点: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