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患者室颤了!”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立即除颤!全力抢救!”微创介入中心内,众多医务人员围绕在患者身边,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持续进行。
时间回到半小时前,5月6日早上8时许,75岁的杨大爷因突发胸痛被紧急送入石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
“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心跳骤停!”接诊医生立马请心血管内科18病区医生急会诊,在同家属沟通后决定马上为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立即启动,急诊科尹祥主任及团队火速护送病人至微创介入中心。然而就在准备过床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紧要关头,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患者突发室颤!
心血管内科18病区科主任兼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刘倩、急诊科主任尹祥及团队与导管室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8:17,第一次电除颤;8:20,第二次电除颤;8:25,第三次电除颤......每一次除颤都是与死神的正面交锋。在持续抢救患者的同时,争分夺秒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诊断明确后,手术团队立即为杨大爷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完成,闭塞的血管成功开通,前后开通血管只用了25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术后杨大爷被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术前造影可见血管完全闭塞)
(▲植入支架后成功恢复血流)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患者反复室颤,我们既要保证抢救的同时,又要尽快为患者完成造影检查+血管开通,好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完成了手术”唐飞医生回忆道。目前,杨大爷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主管医生周旦主治医师查房听诊)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充分展现了石门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成效。从患者入院到血管开通,全程无缝衔接,各环节紧密配合。刘倩主任介绍:“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急性心梗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在于及时。”当出现持续胸痛、胸闷等症状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救治。
心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心室颤动)的抢救难度极高,原因主要在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对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求极高。
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电除颤、药物治疗和再灌注治疗,同时避免心肌进一步损伤。在这名患者的抢救中,多学科协作和及时干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体现了我院胸痛中心强大的综合救治能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石门县人民医院 杨鑫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