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外卖、夜宵、高油高脂的饮食成为常态,我们的胆囊默默承受着巨大压力。很多人觉得胆囊问题离自己很远,殊不知,身体已经悄悄发出求救信号。今天,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的杨成平医生就来带大家了解,胆囊不好时,身体会出现的三种典型表现。
胆囊虽小,却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 “成员”,负责储存和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帮助我们消化脂肪类食物。然而,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正一步步侵蚀着胆囊的健康。当胆囊出现问题,身体不会 “沉默不语”,而是会通过各种症状来提醒我们。如果能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就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胆囊问题进一步恶化。
右上腹疼痛是胆囊不好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胆囊位于人体右上腹,当它出现炎症、结石等问题时,疼痛就会随之而来。这种疼痛的性质多样,有的患者会感到隐隐作痛,就像有根线在轻轻拉扯;有的则是突然发作的剧烈绞痛,疼得直不起腰,甚至还会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例如,很多胆结石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剧烈收缩试图排出结石,此时疼痛就会加剧。如果经常出现右上腹疼痛,千万不能自行服用止痛药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胆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胆囊不好的人,消化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当胆囊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和排泄出现异常,就会导致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频繁出现腹胀、恶心、嗳气等症状,尤其是在饭后,总感觉食物堵在胃里,很久都不消化。部分人还会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一吃就腹泻。这种消化不良的症状很容易被当作普通肠胃问题忽视,但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胆囊疾病,甚至波及肝脏等其他器官。
当胆囊出现严重病变,如胆囊炎反复发作导致胆囊管堵塞,或者胆囊结石掉入胆管引发梗阻时,就可能出现黄疸症状。此时,患者的皮肤和巩膜(眼白部分)会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同浓茶一般,大便颜色反而变浅。这是因为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反流入血,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黄疸一旦出现,说明胆囊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可能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必须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胆囊不好出现的这三种表现,是身体给我们的重要提醒。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餐,少吃高油高脂、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保持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胆囊的正常功能。对于已经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接受专业治疗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重视胆囊健康,才能让我们的消化系统正常运转,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经指出,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