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随着医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胰岛素被应用于临床。然而,广大糖友对胰岛素的使用了解的并非十分透彻,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接下来让我们药师对常见的胰岛素使用知识进行一一讲解。
胰岛素使用知多少
提起胰岛素,大家都非常熟悉,都知道胰岛素是能够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的一种药品。随着医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胰岛素被应用于临床。然而,广大糖友对胰岛素的使用了解的并非十分透彻,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接下来让我们药师对常见的胰岛素使用知识进行一一讲解。
一、胰岛素的储存
胰岛素的储存特别关键,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储存能直接影响胰岛素的使用效果。通常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藏在2 - 8℃的环境中,我们买回的胰岛素应尽快尽快放入冰箱冷藏保存。胰岛素在冰箱内的放置位置不能靠近冰箱后壁,更不能放在冷冻层,因为温度过低,会使胰岛素活性减弱甚至消失。在正常使用胰岛素之后,胰岛素储存的方式就发生了改变。胰岛素开封使用后能在室温下(≤25℃)保存28天,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不建议冷藏保存,主要是因为反复拿出和放入冷藏,温度高低变化会影响胰岛素的效能,开封后置于室温下胰岛素产品的稳定性更佳,更易混匀,同时我们在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时更为方便舒适。这时,糖友们可能会有疑问,就是胰岛素开封后周围温度高于室温(>25℃),比如夏天高温天气怎么办呢?按照《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的建议,如果室温超过30℃,即便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也应当贮存在冰箱冷藏室中,目前尚无研究表明,低温保存使用中的胰岛素会对其药效产生影响。正确储存如下表:
二、胰岛素的注射部位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选择对药物吸收和效果有重要影响,常用的部位应该包括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侧。选择部位不同的药物吸收速度也有所差别,比如腹部吸收最快,适合短效胰岛素,而臀部吸收慢,适合中长效。同时要注意轮换注射的重要性,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或萎缩,影响吸收。轮换的方法分为同一区域内的小范围轮换,或者不同区域之间的轮换,小范围轮换即在同一区域(如腹部)内,每次注射点间隔至少1厘米,呈“棋盘格”式分布。大范围轮换即按区域轮换(如腹部→上臂→大腿→臀部),每个区域可使用1~2周。避免在皮肤感染、瘢痕、淤青、硬结处注射,避开关节、骨骼突起及衣物摩擦频繁的部位(如腰部、大腿内侧)。
三、胰岛素的注射时机
胰岛素的注射时机需根据胰岛素类型、作用特点、饮食时间及血糖波动规律综合决定。并非所有胰岛素都必须餐前打,正确做法如下表所示:
四、血糖监测
监测时机: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运动前后时。
空腹:- 4.4-7.0 mmol/L ,
餐后2小时:- <10 mmol/L,
睡前:- 5.6-8.3mmol/L
运动前后:
- 运动前血糖<5.6 mmol/L,需吃少量碳水(如1片面包)再运动;
- 运动后监测血糖,避免延迟性低血糖(尤其胰岛素使用者)。
五、常见误区辟谣
❌ “胰岛素越打越依赖,病情非常重的时候才能用,能不用就不用”
✅ 使用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性,1型糖尿病必须用,2型患者及时使用可保护胰岛功能。
❌ “胰岛素笔用完后,针头可以反复用”
✅ 重复使用针头会变钝、堵塞,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一针一换。
❌ “打完针马上揉一揉,促进吸收”
✅ 揉按会加速胰岛素扩散,可能导致低血糖,轻压10秒即可。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直接最有效的药品,但在日常使用中需要严格规范操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最后总结一个口诀方便糖友们记忆,“储存温度要记牢,部位注射要轮换,注射时机跟着饭,血糖监测经常看,常见误区须防范,正确使用效果显”。
阅读更多
本周门诊出诊信息(每周更新)
庆祝建院60周年
市委书记再次莅临我院新区医院项目观摩
奋进之笔书写高品质健康服务“示范答卷”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来院调研
以“智”强“治”呵护大健康
多向发力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药学部 张海涛
编辑:宣传部 闵捷
审核:宣传部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