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耳鼻咽喉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头颈区域更布满关键的“生命开关”!本专栏融合中西医智慧,解码耳病背后的预警信号,剖析鼻咽喉炎症反复之谜,揭开头颈肿瘤的诊疗密码。
春夏相交之际的小满节气多雨又湿热,因此鼻炎容易发作。今天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学科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小满时节鼻炎的患者该如何养生调理。
小满时节鼻炎高发,是这2个因素在作怪
耳鼻喉医话
小满时节鼻炎高发,和外环境、内因都有一定的关系,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以下这2点。
1.湿热交加,浊气病邪易扰
一方面,小满时节湿度高、温度高,会导致霉菌、尘螨、细菌、病毒等各种各样的致病原大量繁殖,对于鼻黏膜状态不佳、抵抗力较弱的鼻炎患者来说,这些大量繁殖的致病原很容易诱发鼻炎的急性发作。
另一方面,小满前后大量的降雨会使得外部环境的湿气容易困阻我们的脾胃,体内的内湿和外界的外湿共同侵袭身体,导致湿气胶着,就会出现湿气重的症状。
这些湿气进入我们的体内后,会影响我们身体升清降浊的功能,本该排出体外的浊气就会被包裹起来,或是凝聚成痰湿,或是化火成为湿热,于是鼻炎、鼻窦炎就会发作起来。
2.贪凉饮冷,脾胃易损伤
小满前后正是春夏之交,也是许多新鲜瓜果上市的时候,因此很多朋友会选择用冷饮、雪糕或蔬果消暑降温。生冷的食物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消暑解热,但如果过量食用,也会使我们的脾胃受到损伤。而且气温较高时,阳气浮于体表,体内阳气是更加不足的,更容易受到内部的损害,如果脾胃受损,肺气不足,而肺又开窍于鼻,肺脾气虚,卫表不固,外邪容易入侵,就容易诱发鼻炎。
那么,小满时节鼻炎朋友该如何调理养生呢?其实也很简单,做好以下2件事就足够了。
小满防鼻炎,要祛湿更要清热
耳鼻喉医话
1.注意起居,避免寒湿入体
这段时间许多朋友都在被湿热煎熬,于是选择用起了空调。从温度很高的室外进入开着空调的室内,固然人体会感觉很舒服。但是冷空气会刺激鼻腔黏膜内丰富的末梢神经,有些鼻腔比较敏感的朋友就会感觉鼻子不太舒服。
对鼻炎患者来说,这种效果还会被进一步放大,进而表现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如果空调开得太冷,温度差太大导致人体受寒、抵抗力下降,还会引发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诱发鼻炎急性发作。
这里教大家合理使用空调的5个要点,在避暑的同时也无需担心鼻炎发作。
①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设置在26~28℃为宜;
②空调风口不要直吹人体,防止感冒;
③出汗后一定要擦干,再进入空调房;
④空调房内如果温度过低,可以穿上轻薄透气的长袖衣裤或是外套;
⑤定期清洗空调。如果长期未使用空调,在开机前一定要先清洗,同时也要养成定期清洗空调的习惯,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次即可。
如果体内湿气比较重,表现为:流白黏涕、胃口不好、大便烂、精神不振时,也可以选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薏米、莴笋、扁豆、冬瓜、鲫鱼、淮山、莲子、芡实、猪肚等等进行调理。
食疗方推荐
陈皮薏米桃苓汤
功效:健脾补肺,化痰祛湿。
材料:五指毛桃15克,炒薏米10克,茯苓10克,陈皮3克,瘦肉200克。
做法:五指毛桃洗净,放水里泡15分钟。瘦肉洗净。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煲两小时,放盐调味,温服。
服法:一周1~2次。
适宜:鼻炎、鼻窦炎缓解期,脾虚湿气重者可用。
儿童用法: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在日常出行时,大家也要记得带好雨具,避免淋雨受寒引起感冒。近期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出行时要带好口罩,也要注意每周换洗床上用品,注意家庭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大扫除,家中最好不要养花草和宠物,减少家中尘螨、霉菌的滋生。
2.体内有热时,需及时清热
如果体内湿气过重、郁而化热,或是体内本就有热,感受外界湿邪后发作起来,就会表现为湿热鼻炎。
湿热鼻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鼻塞比较重。第二点就是鼻黏膜比较红、鼻甲肿大比较严重,鼻涕往往是黄色、黏稠、浑浊的,而且量比较多,可能会有脓鼻涕、青绿色鼻涕,鼻涕比较容易倒流,因此经常会觉得喉咙有痒、有痰,容易引起咳嗽,同时可能会有口干、口苦、不想喝水舌红、苔黄腻等全身表现。
湿热鼻炎发作时,往往症状会比较严重,可能还会伴有细菌感染,这时我们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遵医嘱用药来控制症状。在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用食疗和外治法辅助治疗。
食疗方推荐
冬瓜薏米清涕汤
材料:薏米30克,白扁豆30克,冬瓜300克,辛夷花10克(包煎),陈皮10克,瘦肉或猪骨2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与瘦肉或猪骨同煮,取汤服用。
适宜:适用于脾胃湿热的鼻炎、鼻窦炎患者,症见流脓涕,舌苔黄腻,大便粘腻或干结者。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加味莲藕汤
材料:莲藕100克、腐竹15克、薏苡仁10克、路路通5克、猪骨10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清洗后,薏苡仁打碎,莲藕去皮切块,腐竹切段;猪骨斩块,飞水去掉腥味。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炖煮30分钟即可,腐竹建议最后10分钟再放入,加入食盐调味,取汤服用。
功效:清利湿热,活络通窍。
适宜:适用于脾胃湿热的鼻炎、鼻窦炎患者,症见流脓涕,舌苔黄腻,大便粘腻或干结者。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湿热鼻炎的鼻涕往往是比较粘稠的,而且难以擤出,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外治法来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避免病情的加重或是引发继发感染。
(1)洗鼻
洗鼻可以冲走致病原、减轻鼻腔的炎症反应,是缓解鼻炎、鼻窦炎症状的首选外治法。洗鼻的频率也不必太频繁,发作期时一周2~3次即可,缓解期如果鼻塞并不严重,也可以不洗鼻。
(2)熏蒸
如果感觉洗鼻时鼻子很不适、无法坚持使用,或是不接受洗鼻、喷鼻等直接接触鼻腔的外治法,也可以选择熏蒸疗法,也能起到改善鼻塞、排出鼻涕的效果。尤其是很多孩子不接受洗鼻,那么在家每天熏蒸一下,也可以缓解症状,配合辛芷熏蒸液,效果会更好。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嗓音咽喉联盟主席单位、广东省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专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1名,广东省名中医1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1名,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开展腕踝针、中药沐足、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鸣天鼓、中药雾化吸入、穴位注射、针灸、喉部按摩等近30种中医特色疗法。专科影响力在中医耳鼻喉行业内属于龙头地位,2019年入选广东医院最强耳鼻喉科之一,2021年度获得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医耳鼻喉科学排行榜榜首。
科室分别成立了国医大师干祖望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李云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开设声嘶、耳鸣耳聋、鼻炎、鼾症、眩晕、头颈肿瘤以及鼻咽癌6个亚专科,慢喉喑及鼻鼽2个优势病种。熟练开展本领域多项重大、疑难、复杂手术和各种新技术,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国内前列,包括听神经瘤及侧颅底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内镜下鼻颅底导航手术、显微激光手术、全喉及部分喉切除术及皮瓣重建修复等。
初审 | 卢悦明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