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降脂宝”的3种菌菇,油腻党必囤,血管干净血脂稳!
创始人
2025-05-13 17:36:40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有一种错觉,一直在误导吃得油腻的人。很多人以为,脂肪高、血脂高,就是肉吃多了。

于是他们盯着肉类不放,减少红肉摄入,每天都换着法子吃蔬菜,甚至搞清断食。

但血脂报告一拿出来,甘油三酯照样超标,低密度脂蛋白还是偏高。

有些人半年不碰一口肉,却照样被医生警告得面红耳赤。

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是,血脂失控从来不只是“吃肉”造成的,更不是不吃肉就能解决的。

菌菇类才是绕不开的一环。

这里说的不是“吃点香菇炖鸡”的那种点缀,而是真正要把某几种菌菇,作为长期饮食结构中的核心力量来对待。

不仅因为它们低脂高纤,而是因为有几种菌菇,天然就像是“降脂工具人”,它们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比起鱼油、降脂药物,还更直白、更深刻。

最常被忽略的是灰树花。

这个名字不够熟,但在日本、韩国、欧洲,灰树花几乎是药用级别的存在。

早在2010年,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实验中发现,灰树花中含有一种活性多糖,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让它们对血液中的脂质产生更强的吞噬能力。

研究中指出,连续摄入灰树花提取物的实验鼠,低密度脂蛋白平均下降了22%。

更惊人的是,实验组的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减幅度达到18%。

这在动物实验中是个非常稀有的表现,因为大多数食疗方法只能让血脂略微下降,无法真正逆转血管内已有的病理变化。

但大多数人连灰树花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更不清楚的是,它的降脂机制,居然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这就提出了一个反直觉的观点:调脂,不是靠“洗净油腻”,而是靠激活身体本身的防御系统。

脂类在血管中沉积,本质是代谢系统的一个崩塌点,而免疫系统才是那个最先察觉错误的哨兵。

灰树花激活的,就是这个哨兵。另一个被低估的,是猴头菇。

很多人只把它当成健胃食材,但忽略了它在脂代谢中的深度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在2022年发表过一篇研究,利用猴头菇粉干预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结果发现,小鼠的总胆固醇下降了19%,甘油三酯降低了24%。

这不是偶然,研究团队分析猴头菇的成分后发现,它富含一种特殊的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物,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从而间接调节脂肪酸的合成路径。

也就是说,猴头菇的作用不是直接“清油”,而是让身体“不再爱造油”。

这和常见的逻辑不一样。

多数人以为,要控制血脂,就得靠“排出”脂肪,但猴头菇的做法是“别造”。这才是从根上解决问题。

而它能做到这点,是因为脂代谢不只是消化系统的任务,它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联动关系极强。

这一点在大多数科普文章中是被忽略的。

人吃进去的脂肪有多少转化为血脂,关键不是吃了多少,而是身体在当下状态下有没有“准备好”去处理它。

如果压力大、睡眠差、内分泌混乱,哪怕吃得再清淡,也照样血脂飙高。

猴头菇切入的是这个系统,它的降脂逻辑是多通路干预,而不是单靠“低热量”。

第三种菌菇更让人意外——牛肝菌。

很多人只知道它好吃,不知道它也“懂健康”。

2018年瑞士巴塞尔大学做过一项为期三个月的临床干预实验,用牛肝菌粉作为膳食补充剂,发现受试者的HDL水平(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提高了11%,而LDL水平下降了8%。

这个结果在临床中其实很亮眼,因为能提升HDL的食物非常少。

HDL是血脂中最关键的一项,它不是“坏脂”,而是“回收脂”,它能把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带回肝脏代谢。

牛肝菌的这种作用来自于它富含的一种天然甾醇类成分,能模拟胆固醇的结构与肝细胞膜结合,从而增强HDL的回收效率。

这是很多保健品都做不到的事。

换句话说,牛肝菌不仅是“不让油进来”,它还是“派人把油带出去”的角色。

这个逻辑建立在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生理机制上:身体并不是不想清理脂肪,而是资源不够。

大多数人体内的HDL数量严重不足,根本顾不上修复动脉,而牛肝菌就像是在“招聘”新的清洁工,让HDL变多、变强。

这三个菌菇看似普通,其实每一个都代表着一种“解法”。

灰树花是“提高识别能力”,猴头菇是“控制生产源头”,牛肝菌则是“加强清除队伍”。

它们不靠味道,也不靠营销,而是靠实打实的机制在工作。

关键是,这三种菌菇的作用不止在血脂上有效,它们共同作用于一个更大的目标——代谢的整体稳定。

这才是调脂的真正重点。

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会发现一个更深的误区:很多人始终把“脂肪多”当成问题,却不肯面对“系统紊乱”才是真正危险的根源。

脂肪从来不是敌人,是身体用来储能、维持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

血脂高,是因为身体已经不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

吃进去的脂肪不知该去哪、也不知道该存多少,就只能四处乱飘。这种乱飘状态,就是现代人过劳、焦虑、饮食无序的直接反映。

菌菇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不光降脂,还重建这个失序的系统。它们不是“减肥利器”,而是“修复工具”。

那么,这些菌菇在食疗中的地位,是否能被药物替代?尤其是对于血脂极高的患者来说,是否只能靠药物降脂?

这一点很关键。食疗和药疗之间不是替代,而是协作关系。

菌菇类的优势在于长期安全、全系统调节、无耐药性,但药物在急性控制中不可替代。

两者需要错位使用,而不是互斥。

真正问题不是选哪一种方式,而是是否真正理解血脂的本质——不是一个指标的起伏,而是代谢网络的失控。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菌菇类的营养价值[J].北方园艺,2016,(06):19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甲状腺有问题,为什么心脏会“受... 甲状腺的工作原理,就如同精密的钟表,调控着身体的节奏,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产生深...
【杏林夜话】漫谈柴胡 植物的生长寿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的是多年生植物,多数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有的是一...
男人背叛后,不归不离,背后藏着... 婚姻,本应是两颗心的相互依偎,是风雨同舟的承诺。然而,当背叛的阴影悄然笼罩,有些男人却陷入了既不离婚...
原创 中... 《中医探秘:舌苔黄象背后的脏腑“热”情》 在中医的奇妙世界里,舌苔宛如一面镜子,悄然映照出身体内部...
糖尿病可以喝咖啡吗?加这物血糖... 本文内容由先锋鸟血糖管理软件提供!帮您记录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提供无糖食品免费试吃,以及定制饮食运...
郴州北湖区医共体高效联动 成功...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9日讯(通讯员 黄桂山 胡玲莉 首曼丽 廖建平)“多亏了医生救治及时,不...
寿命长短,走路便知?走路时有这... 想象一下,如果有两位65岁的老人:一位健步如飞地上下楼、逛公园,而另一位连爬楼梯都困难。你可能会觉得...
原创 他... #他们属于出类拔萃的员工,能给公司带来效益的4个星座男 在职场的浩瀚星空中,有那么几个星座的男性,...
耒阳市:正式启动全国第十届“万...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昌芳 刘源)5月12日上午,全国第十届“万步有约”健...
原创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不少人的关注点也开始转向精神生活,而由此一些家长也开始认识到了一些新的教...
哪种“网红减肥法”比较靠谱?医... 网上流传的“碳水循环减肥法”和“液断”饮食法,科学吗?“轻断食”是否真能减肥?吃得少就可以控制体重吗...
【心灵驿站】不想孩子养成“讨好... 每个孩子 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但在成长过程中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 害怕被拒绝或...
河南省人民医院多科室联动为哮喘... 记者 梁露露 “医生,我家孩子最近老是咳嗽、喘气,是不是哮喘又犯了?” “我患哮喘好几年了,平时治疗...
​为什么老一辈的人都喜欢男孩? 男人(图与文无关) 1、老一辈为什么都喜欢男孩 现在回老家,偶尔还能听见长辈说 “生个男孩才算有后”...
夫妻吵架后男人沉默?背后藏着这... 在婚姻的长河中,夫妻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吵架拌嘴也是常有的事。 当争吵的硝烟弥漫开来,有些女人会发...
360亿医院拨款来了!财政部下... 医院建设密集推进,县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及专科建设是重点。 01 财政部发文,八大医疗项目补助来...
34岁男子腰疼17年!微创手术...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3日讯(通讯员 张文霞 王桂香)湖南湘西34岁的郑先生正处于身强力壮的...
难顶!周琦仅4次出手得到4分 ... 北京时间5月14日晚,北京男篮在总决赛第四回合中73-106不敌广厦男篮,大比分1-3落后。本场比赛...
学医没有捷径,弯道超车就是个笑... 学医读本科为什么是五年不是四年? 因为有太多的书要读,有太多的知识要学,有太多的基础要打。 五十余门...
心理咨询李波:从意气风发到沉默... 心理咨询李波老师:从意气风发到沉默寡言:论自我防御机制的进化与内在成长一、现象:言语的消退与内心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