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放疗多久见效果?如何评估放疗的效果?肺鳞癌放疗后一般在1-3个月可以见效,但具体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放疗主要是通过放射性消灭以及去除局部肿瘤所引起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多数人群在放疗1个月左右可以看到效果,但也有的人群可能对放疗不敏感,见效时间略晚,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
放疗效果的评估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来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来判断。评价标准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疾病进展(PD)。对于肺鳞癌,由于其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对放疗中度敏感,近期疗效通常较好,但远期效果可能相对较差。
在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如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皮肤反应(红斑、瘙痒、脱皮)以及全身性反应(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这些副作用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影响放疗的继续进行和效果。此时,中医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缓解和改善放疗副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治疗肺鳞癌及其放疗副作用的整体观念强调从患者的整体出发,不仅关注肿瘤本身,还注重调节患者的全身状况。通过辨证施治,选用具有补气养血、扶正固本作用的中药,如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其对放疗的耐受性,从而缓解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针对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等肺脏损伤,中医治疗采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中药方剂,如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等,来调理肺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组织修复。对于放疗导致的食管炎和消化道症状,中医治疗则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中药,如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来改善患者的食欲,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中医治疗还注重通过外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剂,如黄连膏、青黛散等,来促进放疗引起的皮肤损伤的修复,减轻红斑、瘙痒和脱皮等症状。
中医在抗肿瘤方面的理念、方法以及与现代医学的交融,为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参考。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治癌经验,是非遗——“袁氏中医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从40余年的从医经验中总结出“三联平衡”理论,提出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辨证施治,重点用药,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促使癌症患者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从而增强并调动患者自身的元气对抗肿瘤,降低复发转移风险,进而达到疾病亦趋康复的目的,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晏某,肺癌,2016年8月1日初诊
2013年6月开始患者左侧背部阵痛,但一直拖延未治,直到5月后到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左下肺结节影”,医生怀疑恶性肿瘤可能性高,随即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低分化鳞癌”。往后2年定期复查未见异常,2016年2月复查期间肩背部再次疼痛,PET-ct检查后确认肿瘤复发。曾尝试化疗,但副作用过大骨髓抑制严重,不能耐受转寻中医治疗。2016年8月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有缓解,右手麻木、无力情况消失,体力也有所恢复。继续用药,2017年2月27日,对比2016年10月18日片变化不明显。2018年9月28日复查,双肺结节灶、纤维灶、钙化灶较前无明显变化,胸椎体骨转移,对比前片无明显变化。2020年4月13日患者介绍病人就医,经了解“患者一切正常,气色、精神相当不错”。2022年11月份巩固用药,近况稳定。2024年回访,目前情况仍然稳定。
中医治疗肺鳞癌及其放疗副作用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通过整体调节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提高其对放疗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这种综合治疗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因此,在肺鳞癌的放疗过程中,结合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策略。
上一篇:减肥体重不减反增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