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与幸福感
创始人
2024-11-14 16:42:39
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疾病,患病率日趋增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外周神经疾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等,最终可能致死或致残,造成严重危害。

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90%以上,可能在患者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发展。全球数以亿计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面临着一项挑战:在家中、工作场所、学校以及其他场合中管理糖尿病。有调查显示,目前糖尿病患者日常的管理仅局限于血糖的管理;几乎每2个患有糖尿病的人中就有一个人不了解他的病情,且相当大比例的人群不了解患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的糖尿病管理也并非易事,他们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应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即使是一日三餐,也要经过不断的权衡和决策,这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面临的挑战;单单就一项血糖的管理,就已经让大部分患者感到十分疲惫与厌倦,幸福感明显下降。

因此,基于上述情况,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推出了新的世界糖尿病日宣传主题和口号:在2024年-2026年三年中,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Diabetes and well-being)。2024年世界糖尿病日口号:创造高质量的糖尿病生活。

IDF呼吁,将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糖尿病管理的核心,推动改变,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2024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标志着为期三年的新主题“糖尿病与幸福感”的开端。我们希望通过努力,通过提供可及的糖尿病护理以及支持患者的整体幸福感,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有机会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糖尿病、幸福感、糖尿病生活

1.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

2.幸福感:舒适、健康、快乐的身心状态。

我们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管理的核心,而不仅仅关注血糖,从而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糖尿病生活:在家庭、工作、学校、生活中,管理糖尿病、应对身体和心理挑战的日常体验。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在成年人(≥18岁)中,下列因素均为糖尿病高危因素。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A 年龄≥40岁;

B 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C 超重(BMI≥24kg/㎡ )或肥胖(BMI≥28kg/㎡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D 静坐生活方式;

E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F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G 血脂异常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H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I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J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K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如何预防糖尿病

对于一般人群,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超重肥胖及热量摄入、加强体力活动,同时积极做好早期筛查,预防糖尿病发生。

目前,我国建议健康成人从40岁开始糖尿病筛查。 筛查结果正常的人群,应每年重复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则每半年都要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应积极到医疗机构进行糖代谢评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糖尿病学会为应对糖尿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推动筛查范围扩大,从2022年开始,美国已将筛查年龄从45岁下调到35岁。

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 健康生活: 平衡膳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这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全过程的一条原则。

2. 配合治疗: 定期到专科就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规律用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积极和医生沟通,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 按时复查: 到医疗机构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规律地监测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以及定期评估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情况,科学化管理体重,每年进行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并及时给予干预。

4. 心态平和: 在积极配合治疗和健康管理的同时,要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稳定;当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寻求医生、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2024年糖尿病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糖尿病,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采取行动。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可能汇聚成抗击糖尿病的强大力量,努力减少糖尿病发病的人群,积极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情况,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护,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作者简介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王一书

在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及参与院级及市级科研项目。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卫生健康分会成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分会委员,昌平区老年病质控中心委员,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功能医学专家委员会成员。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体重神烦,黏腻困倦,揭秘祛湿良... 文:王祥新 体内湿气重,喝点红豆薏米粥吧!这是许多国人普遍知道的常识性调理知识。 那么 红豆薏米粥的...
多吃5类食物,不仅吃得饱,血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3个常用中成药,对应3种带状疱... 提到带状疱疹,不少人对那种“缠腰龙”带来的痛苦记忆犹新——皮肤上突然冒出一串密集的水疱,沿着肋骨、腰...
蜂王浆的正确吃法和做法:它的好... 蜂王浆的正确吃法与食用妙招:它究竟有哪些不可忽视的健康益处?属性偏热还是属凉?一篇全面解析,带你深入...
肝病都是拖出来的,一旦晨起有四...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不好,未老先倒!肝脏作为我们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也是身体里最强大、功能最多的...
上半身局部瘦身完整计划,摆脱赘... 快速消除双臂、腋下与背部、腰身与腰部周围的赘肉!国家卫健委定调2025“体重管理年”,告别焦虑,这样...
医保能为您的“美丽”埋单吗? 停止!不可以! 像小美那样,做个小美容,想刷医保卡结账?激光祛个斑、打支美白针,医保是不是也能管? ...
西安甲康甲状腺医院_关于甲减的... 前面的篇章我们一起聊了聊甲亢的问题误区,相对于甲亢,人们对甲减的了解似乎更多一些,但其实,周围不乏甲...
医生发现:能活到80岁的痛风患...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孙淑华医生:肺高压一般寿命多少... 肺高压(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因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导致的心肺血管疾病,其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简单以...
肾病和运动有关?医生苦劝:若不...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男人的“隐秘危机”:什么是男性... 很多男人表面意气风发,工作场上叱咤风云,可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有一件事让他们心里发慌。不是财务报表...
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的慢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T2DM)是其中最...
天疱疮反复起疱流水?冯春雷医生... 门诊中,不少天疱疮患者饱受困扰:“冯医生,身上总起大水疱,破了又痛又流水,反反复复,太折磨人了!” ...
立秋后,容易感冒如何应对?专家... 一到立秋,人还在穿短袖,病毒已经悄悄换季了。表面凉风习习,背地里却是感冒高发期的前奏。你以为是“秋老...
原创 立... 立秋一过,早晚的风里总算夹了丝凉意,可中午的太阳还是火辣辣的,像跟我家楼下卖冰粉的张阿姨较劲似的——...
55岁女子因钾过低不幸去世!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糖尿病患者能吃包子吗?医生提醒...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冠心病的9个经典中成药:辨证选... 冠心病在中医属“胸痹”“心痛”范畴,核心病机多与“气滞、血瘀、气虚、阳虚”等导致的心脉痹阻相关。不同...
医生提醒:基孔肯雅热禁用这种常... 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疾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