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7日,开拓者客场迎战爵士。这场比赛对杨瀚森来说,本应是常规赛前的最后一次练兵机会。此前几场季前赛他状态逐渐回升,但这一次,他的表现却完全失控——仅上场15分钟,就因为6次犯规被迫离场。
回顾杨瀚森的季前赛表现:首场只有4分4个篮板,表现低迷;第二场爆发,拿下16分4个篮板;第三场则相对平稳,贡献9分6个篮板。按理说,这场比赛他应能延续良好状态,没想到只得3分,同时还有3次失误和6次犯规,直接被罚下场。比赛中,他的表情显得十分无奈,尤其最后一次犯规,是对着在NBA边缘的班巴发生的。除了他自己的疑惑,主教练比卢普斯也只能无奈摇头。回到替补席上,杨瀚森的表情充满不甘——他显然没想到比赛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之前几场刚建立起来的节奏,在这一场被浇了冷水。
赛前采访时,杨瀚森被问到最想交手的NBA球员,他提到了约基奇和申京。然而,比赛中他还未遇到这两位顶级球员,就已经在马尔卡宁、凯斯勒和努尔基奇面前摔了个大跟头。这说明理想很重要,但在NBA立足更关键的是脚踏实地,逐步理解比赛节奏与打法。
与杨瀚森相比,凯斯勒、马尔卡宁、努尔基奇等人已经在NBA征战多年,稳稳站住脚跟。因此,杨瀚森在面对这些经验丰富的对手时犯规频繁,也在情理之中。但从比赛整体来看,他在场上的节奏更像是在打CBA,而非NBA,这导致他显得不够聪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防守策略不适应NBA。今天比赛开拓者得到129分,爵士132分,整体节奏偏快,大家都在拼命进攻,防守不再是核心。然而杨瀚森仍投入大量精力在防守上,结果犯规频频,最终六犯离场。
其次,卡位过多影响篮板。整场比赛,他在每一次进攻回合都积极挡拆、卡位,但抢篮板能力本身不强,加上精力主要用在卡位上,几乎所有篮板都被队友抢走,数据自然难看。在NBA,数据至关重要,杨瀚森需要向队友克林根学习,合理分配精力,争取抢到篮板、提升个人数据。
此外,杨瀚森在场上时不时显露出在CBA的老习惯,尤其是防守端容易犯规。在NBA,更强调进攻和得分,比赛要打得更聪明,懂得在合适时机投入精力。体力有限,每回合都拼命防守、卡位,导致剩余精力不足以参与其他战术环节。
媒体分析指出,爵士中锋速度快、对抗强、经验丰富,而杨瀚森在这些方面明显不足,却还坚守“苦活”,自然表现受限。队友在进攻中不传球给他,使得他机会有限,两次面对马尔卡宁的进攻差点得分,但球权不足,无法延续表现。NBA强调数据,体力、速度与对抗差是问题,但最关键的仍是犯规太多导致出场时间碎片化,状态无法持续。
总之,杨瀚森在这场比赛中15分钟贡献3分、3次失误、6次犯规,充分说明在NBA不能仅靠防守,也不能按照CBA方式打球。他需要打得更聪明,把精力放在提升个人数据上,才能在NBA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