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大户”被揪出,是肥肉十倍,医生:再不忌口,小心血管变硬
创始人
2025-10-19 13:43:51
0

近年来,血管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殊不知,不少人每天都在不自觉地摄入一种隐藏的“血栓大户”,它的危害甚至被认为是肥肉的十倍。

总而言之,这种食物如果长期摄入,再不忌口,很可能导致血管变硬,增加心梗、中风等风险。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肥肉对血管不好,但并没有意识到一些平时看似普通、甚至健康的食物。

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血栓风险。换句话说,血管健康不仅仅靠少吃肥肉就能保证,还要关注隐藏在日常饮食里的危险因素。

首先,要注意食物中的反式脂肪和过度加工食品。近来研究发现,经过深度加工的食物,如速冻食品、膨化零食、部分饼干和蛋糕,里面的反式脂肪含量非常高,而这些成分会显著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坏胆固醇”的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好胆固醇”。

换句话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风险随之升高。例如,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天摄入超过5克反式脂肪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不摄入的人高出约25%。

这个风险比单纯吃肥肉还要高很多。另一方面,很多中老年人觉得速冻食品方便、快捷,殊不知这些食物的潜在危害被严重低估了。

其次,需要关注高盐高糖饮食。很多人吃得咸、喝含糖饮料或者加大量酱料,并不觉得会影响血管,其实这种习惯对血管弹性伤害极大。

盐摄入过多会增加血压波动,长期下来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同时血糖波动也会促进血小板活化,增加血栓风险。换句话说,肥肉的危害有限,但高盐高糖饮食更容易让血管“老化”,甚至比脂肪更直接影响血栓形成

数据表明,中国成人平均每日盐摄入量超过10克,其中高血压人群超过12克,而血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约10%-12%。因此,吃饭不只是少放油少吃肥肉这么简单,还要控制盐和糖的摄入,否则血管硬化的进程会加快。

再者,要重视胆固醇摄入的隐性来源。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吃肥肉就安全,但殊不知,一些蛋黄、动物内脏、奶油以及部分海鲜中胆固醇含量非常高。

如果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同样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例如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摄入超过300毫克胆固醇的人,冠心病风险比正常人群高出约18%-20%。

换句话说,血栓不仅来自肥肉,还有很多平时习惯性食物隐藏的风险,尤其是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身体代谢下降,血液中脂质代谢能力减弱,血管更容易受损,风险进一步增加。

同时,久坐不动和缺乏运动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以为血栓只和吃的东西有关,殊不知,血液循环不畅也是主要原因。

研究显示,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群,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每天活动超过1小时的人高出约30%。换句话说,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双重因素,光管饮食而忽视运动,仍然无法有效降低血栓风险。

尤其是中老年人,代谢和血管弹性下降,如果再长期保持久坐状态,血液更容易滞留、血栓形成概率更高。因此,血管健康管理必须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全面考虑

在笔者看来,很多人对“血栓大户”存在误解,以为只要少吃肥肉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科学数据显示,脂肪过量确实会增加血脂,但反式脂肪、过度加工食品、高盐高糖饮食,以及长期缺乏运动,对血栓的形成同样有甚至更大的影响

换句话说,血管硬化和血栓风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依赖某一种食物来衡量。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如果不注意饮食多样性、油盐糖控制、运动规律和血脂监测,血管老化速度会加快,心梗、中风等风险明显提高。

此外,还要关注饮食习惯和进食方式。很多人吃饭喜欢狼吞虎咽,或者经常吃夜宵、吃得过饱,这些都会增加胃肠负担,同时影响血脂和血糖水平。

研究显示,进食过快的人群,血糖峰值更高,血小板活性增加,这意味着血栓风险也随之升高。换句话说,即便摄入食物不是特别高脂,如果吃得过快、过量,血管同样会受损

因此,中老年人最好慢慢吃,保证三餐规律,同时避免高脂高糖夜宵,这样对血管健康更有利。

总的来说,血栓风险并不是单一食物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肥肉之外,反式脂肪、过度加工食品、高盐高糖饮食以及缺乏运动,都是潜在血栓大户

此外,年龄增长后,血管弹性下降、代谢减慢,更容易出现血液粘稠、血栓形成。换句话说,血管健康管理必须从日常饮食、生活方式、运动习惯和定期体检多方面入手。

在饮食方面,建议坚持以下策略:减少反式脂肪摄入、控制盐糖量、合理摄入动物性胆固醇、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

与此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避免久坐。换句话说,血管健康不仅仅是少吃肥肉,而是饮食结构优化+生活方式改善的综合结果。

数据表明,长期坚持这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普通人群低约20%-30%,效果非常明显。

总而言之,中老年人尤其要警惕隐藏的血栓风险,不要以为只要少吃肥肉就安全。反式脂肪、加工食品、高盐高糖饮食以及久坐不动,都是血栓大户

与此同时,注意饮食规律、慢慢吃、保证营养均衡,并结合运动和体检管理,才能真正降低血栓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换句话说,血管健康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吃对、动对、生活习惯对,才是让血管年轻、有弹性的正确做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刘畅,吴惠勤,祁江博,等.基于UPLC-Q-TOF MS及GC-MS技术分析脑血栓专利方全成分[J/OL].质谱学报,2024.8.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吃他汀不能碰牛奶?医生直言:不... 吃降脂药物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医生常说吃药别乱搭配,但很多人只记得不能喝酒,却没注意到一...
男性喝酒后,如果经常出现4种异... 男性喝酒是社交场合中常见的行为,许多人会在聚会或休闲时喝上一杯,放松心情。酒在适量的情况下,确实可以...
茶叶是血糖的“加速器”?警惕:... 很多人都觉得茶是天然饮品、健康象征,不少中老年人甚至把“多喝茶”当作保健常识。尤其是血糖偏高的人,更...
不管你信不信,男性过了60岁后... 男性过了60岁,身体确实会出现一些“共性变化”。这不是谁老得快,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就像机器用了几十...
立秋后 “养肺黄金期”!这种水... 秋风起,早晚温差一拉开,空气就跟着燥起来。 呼吸道受不住这干燥和温差刺激,咳嗽便成了常事。 老话讲...
原创 古... 古巴比伦人使用的记数系统——古巴比伦记数法,是一种历史悠久、在古代广泛应用的计数方式。至今,学者们仍...
身体出现6个迹象,说明胰岛开始... 许多人都知道,胰岛健康对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胰岛是位于胰腺中的一个小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胰岛素,帮助...
FDA首批9个药物获优先审查,... 引言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推出了首批九个获得优先审查凭证的药物,这一新政策旨在加速...
史常梅医生:经常吃这三种菜让血... 身边不少人总说 “年纪大了,血管慢慢就‘老’了”,其实不用太焦虑,咱们从日常吃饭就能帮血管 “减龄”...
原创 梁... 广州的体育比赛非常多,尤其是每年的夏季,体育馆里常常挤满了人。天气炎热,有的人穿着短袖,有的人围着围...
53岁阿姨每次做饭都放点陈醋,... “医生,我平时吃得不多,为什么血脂还是高?” “您平时做菜怎么做?用油多不多?” “油不多,但我有个...
医生发现:大量喝水的冠心病患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已经成为了许多中老年人的常见健康问题,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
分娩人数大幅下降,县卫健局:产... 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高峰论坛+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
“血栓大户”被揪出,是肥肉十倍... 近年来,血管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殊不知,不少人每...
先后启用42款特种武器 美国网...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北京时间”的发播运转单位,为国家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
10月23霜降,这肉要常吃,个... 23号就是霜降节气了,这个时候天气转凉,除了换上长袖以外,人体也需要进行滋补了,这个补跟以往大补不一...
江苏代表队在全国消毒技能竞赛中... 2025年10月15-16日,全国消毒技能竞赛在南京举办。本次竞赛由国家疾控局主办,中国疾控中心承办...
能长高、瘦脸?这项传统中医技能... 近几年,正骨操作频频出现在综艺节目上。有男歌手尝试正骨后号称“长高”3厘米,还有女艺人因正骨瘦脸视频...
原创 膀...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精密运作的工厂,而膀胱,就像一个安静而尽责的仓库管理员。它负责临时储存肾脏...
霜降时节,这季节菜再贵也要买,... 马上就是霜降这个节气了,这个时间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在南方也该穿上长袖了。空气也干燥,人体容易感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