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精神专家、国内心理专家自杀身亡,为何他们连自己都救不了?
创始人
2025-10-14 17:43:49
0

本文字数约:3477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顶级专家自杀,暴露国内外精神医学的悲哀

02、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03、打破困局: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杰出的精神病学专家——诺兰·威廉姆斯自杀离世,年仅42岁。

威廉姆斯曾公开说过:“我的期望,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彻底改变精神疾病的治疗格局”;

“通过研究大脑网络层面的差异,我们的目标是为那些承受了太久痛苦的人们,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直以来,威廉姆斯都致力于帮助病患对抗精神疾病,获奖无数。

但就是这样一位权威、顶级的美国精神科专家,最终却未能拯救自己的精神心理问题!

网友忍不住感慨:医者不自医,太可惜了!

无独有偶,广州有一位曾经发誓要珍惜生命、想尽办法阻止别人轻生的人——陈云清。

他写过一本书《珍惜生命——论中国的自杀问题》,书里研究了自杀的类型、性质、怎么紧急干预。

他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防治自杀的机构——广州市“培爱”防治自杀中心,他是中心负责人,挽救过上百名轻生者。

可这位干预自杀的心理专家,最后却在1997年自缢身亡。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不管威廉姆斯,还是陈云清自杀身亡,这都是对国内外精神心理领域最大、最沉重的讽刺!

他们一身专业的精神医学、心理学知识,为什么最后连自己也救不了?

今天这篇文章结合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深入分析威廉姆斯自杀的部分真相,希望这个悲剧能给网友们带来启发。

01、顶级专家自杀,暴露国内外精神医学的悲哀

威廉姆斯自杀后,很多人猜他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

可问题是,美国的精神医学已经是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最高水平了。如果全世界的精神医学有“鄙视链”的话,美国就站在最顶端。

国内外精神心理领域的“鄙视链”

威廉姆斯作为美国的顶级精神科专家,他都没能治好自己的病,这是否意味着,这种病就是治不好的呢?

威廉姆斯是罹患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之类的精神疾病,这目前没有公开的信息。

不过,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威廉姆斯为何会选择自杀。真正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但掌握了精准心理学,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后,我们可以基于目前所获得的信息,深入分析背后的部分真相。

首先,威廉姆斯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脑科学,从生物学因素的方向,去研究精神疾病的治疗。

斯坦福大学官网上诺兰·威廉姆斯的部分简介

虽然他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他的团队研发了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这是世界上首个针对难治性抑郁症的非侵入性快速起效疗法。

而且,威廉姆斯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生物精神病学学会和大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等机构颁发的奖项。

但尽管如此,他至今都未找到快速治疗精神疾病的真正有效方法。

某个程度上,他做的事情跟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差不多的。

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家牵头发起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投入了30年时间与大量资金。

这背后其中一个很大的目的,是国外主流精神医学的研究人员想找出导致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的致病基因。

可是,啪啪打脸了——人类基因测序早就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就实现了,但还是没找到所谓的精神障碍“致病基因”。

国外不少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已经开始反省:精神障碍“致病基因”是不是跟“皇帝的新装”一样,根本就不存在!

而且,“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0年就完成了,寻找精神障碍“致病基因”失败的综述,至少在2024年就已经广泛传播了,甚至更早。

作为美国顶级精神科专家,威廉姆斯肯定已经看到了这篇综述,这会对他造成极大的打击!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一生努力的方向,到头来竟是一场“海市蜃楼”!

这相当于他的“三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是精神支柱崩塌了。

他会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中,甚至怀疑自己这一生有何意义——那些寻找精神疾病致病基因的专家白白浪费了30年,人的一生有几个30年?

他会为这些专家付出的努力、浪费的时间感到惋惜,同样也为自己感到惋惜,这会使他更加痛苦。

当然,他自杀的背后往往还有其它原因,比如家庭、人际关系等等,但目前媒体未披露更多的信息。

02、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其实作为美国顶级精神科专家,威廉姆斯有一个很大的不足——他是很努力很努力,目标也很远大,但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重大问题。

就像“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努力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而且离真正的方向越来越远。

威廉姆斯很可能并未意识到,在精神疾病的研究上,他同其他国内外精神科大夫一样,都犯了哲学上的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如果他认为精神心理障碍的根源是生物学因素,这其实就是把人简单、粗暴地当成了一台生物机器,忽视了更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

虽然他的研究和创新为他赢得了大量荣誉,拿奖拿到手软,但这都是表面的喧嚣。说到底,这些所谓的成绩还是没能让他抵达精神疾病的真正根源。

他在这条路上面走了很久、很久,反而离真相越来越远了,更没有触及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甚至都没能实现“病因学诊断”的层次。

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可以分为4个认知维度

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威廉姆斯,绝大多数国内外精神科大夫都犯了一样的错误,并且也不自知。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结论公开后,小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科专家至少敢于自我反省,意识到曾经努力的方向出错了。

但国内的精神科专家对此却一声不吭,甚至不愿意面对现实,还总是把“基因遗传”挂在嘴边,把治疗效果不好的责任“甩锅”给遗传。他们的水平可想而知了。

有些科研人员撞了南墙还不回头,又搞出一个“表观遗传学机制”——不是患者的基因有问题,而是有一些不良的基因表达遗传给了下一代。

可这个“基因表达”是后天环境可以逆转的,吃药、心理治疗、就连你呼吸的空气、熬夜的生活习惯,都能让它改变!

这玩意儿后天能变来变去,还能算是咱们老百姓理解的“基因遗传”吗?压根儿不是一回事!

说得直白些,所谓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就是一块“遮羞布”,是想掩盖这么多年来相关科研人员研究无果的尴尬。

没找对努力方向的人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前中国首富陈天桥,格外引人注目。

陈天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天桥得了惊恐障碍后,开始钻研医学、心理学,他大吃一惊——人们对大脑和意识的认知,居然和50年前没多大差别,连真正病因都没搞明白!

这真是太落后了!

他决心改变现状,向美国的脑科学科研机构大笔大笔地砸钱,网传他至少砸了10亿人民币。

这份努力和付出确实值得点赞,可惜从目前来看,陈天桥还是没找对方向。

他依旧盯着生物学层面找病因,在相关科研里烧了很多钱,也没取得啥突破性发现。后来,他干脆转向佛学了。

其实,很多国内外顶级的精神科专家越往上走,就越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才能研究出真正高效的、科学的治疗方式。

陈天桥的迷茫和失望,这完全可以理解。

可他找不到答案后,就要转向宗教信仰和玄学吗?这明显是非常不理性的。

03、打破困局: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

除了国内外精神医学界感到迷茫外,国内外心理学界也面临一样的困境。

上文提到的国内外防自杀干预的先驱者——陈云清,他的自杀就暴露了传统的现代心理学,包括病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低效。

而且,现在离陈云清自杀离世已经大约30年了,可国内外心理学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仍旧拿不出解决精神心理问题的真本事。

很多请得起国内外顶尖精神科专家、心理学专家的明星、名人,还是备受精神心理障碍的折磨,最后自杀离世,比如“一代天后”李玟、“哥哥”张国荣等。

这是对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极大讽刺!

不过,希望患者及家属别因为这些人间悲剧而感到绝望,误以为精神心理障碍真的治不好。

精神心理障碍能不能真正康复,这跟物质财富没有直接关联。

最最最关键的是,患者和家属要掌握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深入地了解到,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真正根源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只要有意识地、逐步地修复患者经历中的病理性记忆,真正的康复就在前方。

对于学生患者来说,父母进行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必要时结合精神科药物,引导患者建立起高逆商,这就是有效的康复路径!

虽然,如果只凭借患者、家属自身的努力,这个过程往往会比较长;

但只要方向对了,只要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所付出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慢就是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子在家突然脚底喷血,紧急送医... 近日,上海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跟练踩指压板(或“趾压板”)时,脚底突然喷血,紧急送医处理。 据记者...
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性传播 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
原创 不... 在2025年亚锦赛的女团1/4决赛中,日本队与朝鲜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比赛于10月12日晚进行,双方...
医生发现:男性若长期不抽烟,用... 男性长期吸烟的危害早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但很多人仍然低估了戒烟的益处。殊不知,即便是长期吸烟的人,只要...
周杰伦遭遇的“恐慌发作”算精神...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 近日,周杰伦在巡回演唱会收官后,通过社交媒体发文透露,自己在演唱会期间曾遭遇“...
原创 天... 随着天气逐渐变凉,许多人开始在寒冷的清晨里享受温暖的早餐。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餐的选择可不仅...
久坐腰痛怎么缓解?南昌贡方堂老... 腰腿痛困扰着许多现代人,尤其是久坐族和体力劳动者。 如今腰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久坐运动少...
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医生提醒:... 肠癌 被发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 它的早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晚期却只有13%左右 很多人并未意识...
得了帕金森别碰咸菜!这种菜3块... 帕金森病患者最怕高盐饮食,咸菜更是大忌。但有一种平价蔬菜,不仅对神经有保护作用,还能提升活力,它就是...
【佑安服务】糖友健康有“医“”... 1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 “晴雨表”,精准掌握监测知识与实操技能,对糖友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
别扔芹菜叶,一周吃两次,肝舒服...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指出,很多人吃芹菜时,习惯把翠绿的叶子摘掉,只留脆嫩的茎秆。可你知道吗?这...
红薯是胃胀的“埋雷点”吗?医生... “我以为红薯是粗粮代表,怎么吃完就胀得难受?” 70 岁的刘阿姨跟我说起她最近的烦恼:晚饭吃了半大块...
儿童哮喘与肺功能发育:一种新评... 儿童哮喘,是许多家庭都关心的问题。除了引发呼吸困难,哮喘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肺功能发育,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幼儿园群炸锅了!一秒入冬后,别... “一秒入冬”是种什么体验? 相信最近不少人都着实体会了一把:昨天还是短袖,今天秋衣、秋裤就已经顶不住...
刚反弹一天,A股为何就高开低走... 10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盘中双双跌超4%。截至收盘,沪指跌0.62%,...
原创 美... 本文字数约:3477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顶级专家自杀,暴露国内外精神医学的...
【护理感悟】画册架起的“桥梁” 工作中接触危重患者多了,最能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可贵,也更能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走进许昌医院神经外科...
怀孕40多天怎么打掉最安全,选... 怀孕40多天怎么打掉最安全,选错毁一生,怀孕40 多天时,如果决定终止妊娠,通常有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了!这3种素菜...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控制血糖水平,而饮食在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原创 球... 10月8日晚,“苏超”淘汰赛1/4决赛收官之战在客场打响,无锡队战胜盐城队,和南通、南京、泰州一同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