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困扰着许多现代人,尤其是久坐族和体力劳动者。
如今腰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久坐运动少导致越来越多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
中医认为,腰部的健康与两条经络和一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腰肌劳损的“报警信号”:
疼痛特点: 腰部酸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有时会放射到臀部。
僵硬感: 早上起床或者久坐后腰部僵硬,活动后有所缓解。
压痛: 腰骶部肌肉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
活动受限: 弯腰、转身等动作时疼痛加剧。
腰肌劳损不是“小毛病”,拖久了可能会加重疼痛,甚至影响日常活动。如果腰部疼痛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本病多因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所致筋脉痹阻,腰府失养所致。
针对久坐引起的腰痛,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调理,不仅能快速缓解腰痛,更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有效避免复发。
常规针刺腰部阿是穴,快速缓解不适缓解疼痛;深刺腹部外陵穴,这个位于腹直肌上的穴位刺激后,不仅能够疏通经络,还能激活腰腹部核心肌群;根据“脾主肌肉四肢”,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脾经和胃经的穴位进行针灸,让气血运行更加畅通,滋养“休眠”的肌肉,让肌肉重新焕发活力。
中医讲“温则通”,热感能打通腰部瘀滞的气血,放松僵紧的腰肌,就像给腰裹了层暖绒,上午下午各敷1次,比硬坐舒服多了。
古人说,肾是先天之本,肾中藏有先天之精气,也就是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久坐一族更容易腰肌劳损,因为久坐伤肾,再加上现代社会到处都是空调,冷气一吹,内忧外患。
中医治疗腰痛有独到之处,治腰痛的常见方剂中,杜仲也并不少见。
中药方
腰痛散,陈刀豆(烧炭)10克,肉苁蓉、杜仲各3克,补骨脂1.5克,猪肾1只,青石盐适量。
适用于肾虚型腰痛,症见腰膝酸软、手足无力、烦热、失眠等。
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60克,甘草25克,杜仲18克,菟丝子12克,牛膝、当归各15克,红花8克。
适用于慢性腰痛。
医案
孙某,男,48岁。
初诊:患者腰腿痛1天就诊。1天前,患者因久坐受凉后出现腰困腿痛,行走困难,坐卧不宁,不敢咳嗽,弯腰翘臀,行动迟缓。查体:腰椎L4~L5棘突间隙右侧压痛明显,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0度~20度。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结果显示:腰椎L4~L5椎间盘右后突出,腰椎L5~骶1中央突出。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脉沉弦。
诊断:腰腿痛。
辨证:久坐受凉,突受风寒,经脉痹阻,气血不通,督脉受阻。证属痹阻型。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除湿。
处方:自拟肾着汤加减。黄芪30克,柴胡10克,苍术10克,桃仁6克,红花5克,桑寄生12克,独活12克,全蝎6克,升麻5克,枳壳10克,甘草3克。共3剂。水煎服,每天1剂。嘱:腰部自由体操,避免风寒。
二诊:服药3剂后,患者腰痛减轻,腿较前有力。
处方:黄芪30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苍术10克,桃仁6克,红花5克,桑寄生12克,独活12克,全蝎6克,升麻5克,甘草3克。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
三诊:腰腿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正常,直腿抬高阴性,行走基本正常,麻木减轻,但是不能久站。效不更方,再服用10剂。水煎服,每天1剂。
随访患者6个月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