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再大也得戒!医生再次强调:有这4种疾病的人,一口酒都别喝
创始人
2025-10-14 13:43:22
0

酒瘾再大也得戒,尤其是有某些疾病的人,真的一口酒都不能碰。很多人觉得偶尔喝点小酒没事,甚至认为酒可以助兴、放松,可殊不知,对于特定疾病患者来说,喝酒带来的风险是成倍增加的,不是“忍忍就好”,而是可能直接威胁生命。

近来,医学界的数据表明,每年因为酒精相关疾病住院的人数不断上升,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情况更让人担心。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而是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酒精对身体的伤害有多直接。

尤其是如果你患有心脏病、肝病糖尿病或者消化道溃疡这四类疾病,那么酒精几乎是你健康最大的敌人。

首先,心脏病患者喝酒的风险极高。很多人可能觉得心脏病患者只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就可以了,其实酒精对心脏的伤害并不比不良饮食小。

研究显示,长期饮酒的人患心律失常的几率比不喝酒的人高出三倍以上,而心衰患者饮酒后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安装过心脏支架或者经历过心梗的人来说,一次性的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血管痉挛,甚至再次心梗或猝死。

最近一项对心脏病患者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饮酒者在五年内再次住院的比例是不饮酒者的两倍还多。这说明,即便酒瘾再大,也必须严格戒酒,否则前期的治疗和控制可能全部白费。

其次,肝病患者喝酒更是直接的“自毁行为”。肝脏是人体解毒最重要的器官,而酒精代谢对肝脏的压力极大。无论是慢性肝炎脂肪肝还是肝硬化,只要酒精进入体内,肝细胞就会加速受损。

尤其是肝硬化晚期,哪怕喝一小口酒,也可能导致肝功能骤降,甚至出现腹水、黄疸等严重并发症。根据国家肝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中,有超过65%的死亡案例与持续饮酒直接相关。

此外,酒精还会增加肝癌的风险,特别是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长期饮酒的肝癌发病率几乎是不饮酒者的两倍。因此,肝病患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酒量再小也要严格控制为零。

再者,糖尿病患者饮酒的危害往往被低估。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只是血糖高,偶尔喝一点酒不会有大问题,但实际上酒精对血糖的影响非常直接。

酒精会干扰肝脏释放糖原的功能,导致血糖忽高忽低,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低血糖晕厥或者高血糖加重并发症。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酒后血糖突然下降,可能出现昏迷甚至威胁生命。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饮酒后出现低血糖事件的概率比不饮酒者高出50%以上,而且长时间饮酒会增加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喝酒并不是“放纵一回”,而是增加了控制血糖的难度,同时大大提升了心脏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概率。

与此同时,消化道溃疡患者喝酒尤其危险。很多人觉得胃疼、反酸没什么大不了,可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导致溃疡出血或者穿孔。

临床数据显示,酒精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同时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这种双重打击很容易让本来稳定的溃疡突然恶化。研究显示,长期饮酒的消化道溃疡患者比不饮酒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高出3倍以上,而且住院治疗的时间也明显延长。

尤其是如果患者同时服用止痛药或其他药物,酒精会进一步加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使风险呈指数级增加。换句话说,溃疡患者喝酒绝对不是小事,是对身体直接施加危险。

总而言之,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酒精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有人可能会问:“偶尔喝一点不会有事吧?”在笔者看来,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即便是偶尔饮酒,也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脏病和肝病患者,一次饮酒就可能导致血压飙升、心律失常、肝功能骤降等问题,而糖尿病和溃疡患者也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或胃肠出血情况。数据和临床案例都在提醒我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酒精并不是可随意使用的物质。

当然,戒酒本身也不容易,很多人酒瘾很大,心理和身体都已经习惯了饮酒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逐步减少饮酒量,同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戒酒门诊或者支持小组,让专业人员提供干预和心理辅导。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关键,尤其是在面对社交应酬或者压力大的时候,能有人提醒和陪伴,戒酒的成功率会高很多。

除此之外,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酒瘾,同时改善身体状况,为戒酒提供有利条件。

换句话说,酒瘾再大也得戒,尤其是患有心脏病、肝病、糖尿病和消化道溃疡的人。这些疾病和酒精之间没有任何安全空间,任何一点饮酒都有可能让已经脆弱的身体承受无法挽回的伤害。

在笔者看来,真正的自律不是偶尔控制,而是彻底断掉可能致命的风险。近来临床数据显示,严格戒酒的患者,其心脏病再发率、肝功能恶化速度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下降,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戒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的来说,面对酒精,每个人都需要正视它的危害,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戒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一口都不喝,远比偶尔放纵来得安全

所以,无论酒瘾多大,也要坚持戒酒,哪怕是短期内感到不适或者难以适应,也必须咬牙坚持,因为身体的健康是无法用一时的享受换回来的。

换句话说,真正关心自己的人生和健康,就不能在酒精面前妥协,尤其是那些患病的人,更应该把戒酒作为首要任务。总的来说,一旦有心脏病、肝病、糖尿病或消化道溃疡,酒精就不再是娱乐,而是威胁生命的存在。从今天起,把酒戒掉,给自己一个真正安全和健康的未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这4种疾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喝酒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黄辉跃 甘肃科技报2025-01-0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狐大医 | 神助攻?癌变推手?...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 范振华 编辑 | 原野 在女性的生命旅程中,雌激...
九紫翔分享霜降秋意浓,艾灸来养... 通过霜降艾灸,让人体上部的阳热之气下降,以暖人体下部,下部得到了天火的温暖,自然肾水上行,以清凉上部...
佛得角力压喀麦隆获直通名额 成... 北京时间10月14日消息,2026世界杯预选赛非洲区D组末轮,佛得角主场3-0斯威士兰,喀麦隆主场0...
原创 别... 当男人的出轨行为被揭露后,他们常常以婚姻不幸福作为借口。 这究竟是出轨男人的辩解,还是确实存在的问题...
困扰周杰伦20年的疾病,专盯年... 近日,周杰伦发文告别“嘉年华”巡演,透露演唱会期间也会有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比如恐慌发作无法上台等。...
腰腹突然绞痛?警惕肾结石!这些... “半夜腰腹突然绞痛,像被刀扎一样,送医后查出肾结石!”38 岁的王先生因延误 2 小时就医,结石已堵...
河北区阳光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另一... 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医疗领域也常常弥漫着一种急切的气息。然而,总有一些健康问题,需要的...
田利医生:专业守护女性妇科健康 沈阳附医北方医院资深妇科主任田利医生作为妇科内分泌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她深耕于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失调...
提醒:身体出现3个表现,说明血... 血糖水平的波动对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稳定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目标,也是防...
孩子贫血是怎么回事?家长应该怎...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每年体检都会遇到一个“小难关”——采血查血色素,因为许多孩子对针头感到恐惧。 但...
传染性强,有人全家“中招”!搞... 国家卫健委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不管你信不信,男性过了70岁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步入老年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不可避免。尤其是进入70岁这个年纪后,许多男性会感到...
抽动症新药来了!儿童成人均适用...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因为不受控制的抽动动作,在课堂上被同学们嘲笑,甚至被老师误解为故意捣...
“老人味”的祸根被揪出!医生告... “老人味”这个词在很多家庭中都能听到,这种味道通常是人们不太喜欢的,那种略带陈旧的气息,或者说有些难...
酒瘾再大也得戒!医生再次强调:... 酒瘾再大也得戒,尤其是有某些疾病的人,真的一口酒都不能碰。很多人觉得偶尔喝点小酒没事,甚至认为酒可以...
原创 中... 人到中年,事业、家庭、健康、责任四座大山压在肩头,男人看似坚强,其实最懂得“怕”字的分量。年轻时,他...
原创 跳... 伏明霞的辉煌跳水生涯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女子3米跳板比赛上,伏明霞再次成为全场焦点。她站在跳...
原创 气... 气血不足调理方法:玉灵膏搭配 3 个动作,补气血效率翻倍 “明明睡够 8 小时,脸色依旧像没睡醒;地...
北京菌一生:癌症也挑人!专挑有... 肿瘤医生常说,癌症其实很 “挑人”—— 它专爱找那些生活习惯里藏着 “漏洞” 的人 “下手”。这绝非...
医生紧急提醒:怀孕一个星期可以... 医生紧急提醒:怀孕一个星期可以吃药打掉孩子吗,怀孕一周通常是不可以吃药打掉孩子的。这里的怀孕一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