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坦言:高血压患者若每天吃水煮蛋,不用多久,或会有4个改善
创始人
2025-09-24 16:47:19
0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会顾虑重重,觉得鸡蛋胆固醇高,是不是该少吃甚至不吃。事实上,近年来不少研究已经推翻了“鸡蛋有害心血管”的老旧观念。

特别是水煮蛋,因为没有额外的油脂负担,相对健康。医生提醒,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每天坚持适量吃水煮蛋,不用太久,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改善。

只是前提是要掌握好量,不要因为听说有好处就无限制增加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营养摄入更均衡。鸡蛋中含有的优质蛋白,几乎可以说是食物中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蛋白质之一。

对于血压偏高的人来说,蛋白质摄入足够,可以帮助维持血管和组织的修复。毕竟高血压本身常常伴随血管内皮的损伤,而蛋白质则是修复这些组织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

根据《中华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而一个鸡蛋就能提供大约6克优质蛋白,这对于饮食结构偏单一、平时肉类摄入不足的中老年人来说,是很好的补充。

再者,鸡蛋中的蛋白质在消化吸收后,还能带来一定的饱腹感,帮助患者控制饮食量,避免过量进食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这一点对血压的稳定很重要。

然后就是血压水平可能更稳定。很多人不知道,鸡蛋黄里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而钾和钠在体内是一对“对手”

长期高盐饮食的人,体内钠含量偏高,血压往往更难控制。钾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排出多余的钠,维持体液平衡,从而对血压调节有利。

美国心脏协会就曾发布过研究数据,发现钾摄入量增加的人群,高血压发生率会显著下降,血压控制也更理想。

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大约含有60毫克的钾,虽然不算特别高,但每天吃一个到两个,再结合蔬菜水果中的钾,完全可以让整体钾的摄入更接近推荐量。

再者,鸡蛋里的卵磷脂和胆碱对于血管功能也有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管硬化的进展。

很多人担心胆固醇,其实研究早已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吃一到两个鸡蛋并不会显著升高血液胆固醇水平,反而能通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接着是心脏功能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往往长期处于负荷状态,如果营养不足,心肌功能容易下降。鸡蛋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维生素B2和B12,对心脏的能量代谢有帮助。

B族维生素能参与能量的释放和代谢,保证心肌收缩有足够的动力。此外,鸡蛋中还有一定量的硒和抗氧化成分,这些物质在减少自由基对心肌和血管的损伤上作用明显。

国外一项涵盖40万人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指出,规律摄入适量鸡蛋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率要低于完全不吃的人群

虽然这种研究不能完全证明因果关系,但至少说明鸡蛋在心脏健康方面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危险。对于长期担心鸡蛋伤心脏的患者来说,这些数据无疑能带来一些安心。

最后一个改善可能出现在体力和精神状态上。很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下降,甚至情绪不稳。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

鸡蛋中的胆碱不仅对大脑功能有好处,还能改善神经递质的合成。研究显示,胆碱水平低的人更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而每天一个鸡蛋就能补充相当可观的胆碱。

与此同时,鸡蛋里的铁元素对改善轻度贫血也有帮助,而贫血本身会让高血压患者更容易感到乏力。

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铁、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很常见,坚持每天一个水煮蛋,往往能让体力和精神状态逐渐改善。这种改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感觉上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当然,吃水煮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注意事项。毕竟任何食物都不可能无限量摄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控制在1到2个为宜,不要因为鸡蛋有好处就大量吃,尤其是有高血脂或肾功能不全的人,更要注意总量。

除此之外,鸡蛋的吃法也有讲究,水煮是相对最健康的方式,既能保留营养,也避免了油脂的额外负担。相反,如果每天都是煎炸蛋、炒蛋,油脂和盐的摄入量反而会抵消鸡蛋本身的好处。

所以说,水煮蛋之所以更推荐,是因为它简单、清淡、容易消化,特别适合血压偏高的人群

换句话说,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管理上要学会掌握平衡。鸡蛋不是“有害食物”,也不是“万能药”,它只是健康饮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还是要结合低盐、低油、多蔬果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让鸡蛋的好处真正发挥出来。很多医生也会提醒患者,不要片面听信“鸡蛋升高胆固醇”的说法,也不要完全依赖鸡蛋来改善血压。

科学合理地吃,配合规律运动和按时服药,才是稳定血压的长远之计。

在笔者看来,很多中老年人对饮食健康的焦虑其实来源于信息混乱。有的人说鸡蛋不能吃,有的人说必须每天吃,这让患者无所适从。

实际上,大量研究和临床经验已经告诉我们,鸡蛋,尤其是水煮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只要不过量,完全可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而且适量坚持,真的可能带来血压更平稳、心脏更有力、身体更有劲的多方面改善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血压偏高的家人,不妨让他们把每天一个水煮蛋作为习惯,慢慢观察身体的变化,或许会发现比想象中更值得。

总而言之,饮食管理是一件长期的事。鸡蛋是个简单的食材,却能在高血压的调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它不是药物,不能代替治疗,但作为日常饮食的基础之一,足以成为帮助身体变好的一个小环节。对很多人来说,坚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往往才是长久健康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吃水煮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武明芬.医联体模式下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06-2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男生“小蝌蚪”耗尽的五大表现! 男性精子不会真正“耗尽”,睾丸会持续生产,但短期内过度排精会导致精液量暂时减少。身体感到疲劳、腰酸背...
【原创科普】“更年期”,我们要... 四十年前“80后”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三十年前“80后”是“小皇帝、小公主”,二十年前“80后...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直言:即... 尿毒症,或称终末期肾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疾病,通常在肾功能出现严重衰退后发生。肾脏一旦失去...
韩国总统:要终结朝鲜半岛敌对与... 据央视新闻9月24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地时间9月23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
精神分裂症复发会越来越严重吗?... 精分解惑之精神分裂症复发会越来越严重吗?精神分裂症可以痊愈后不复发吗?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照护...
邯郸钱氏中医:得了精神病的症状... 邯郸钱氏中医介绍,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严重影响患...
多名医生提醒:老年人半夜睡醒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特别是睡眠质量和身体的恢复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很多老年...
女性47岁 左上肺肿块 37×... 女性47岁 左上肺肿块 37×21毫米 一位47岁女性,一周前因咳嗽就医,本以为是普通呼吸道问题,却...
医生再三叮嘱:气温降低,吃降脂... 随着气温渐次降低,人们诸多方面都需做出相应调整,生活习惯、饮食选择,乃至健康管理方式,皆要顺应时节变...
秋分养生丨养生重点阴平阳秘,收... 今日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 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平分秋季,此时,地面上下...
奶类中的这种糖竟是抗癌“秘密武... 编者按:牛奶里除了钙和蛋白质,还藏着一种极少被提及的“隐形糖”。它在实验室里屡次击倒癌细胞,甚至让最...
义诊通知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您是否曾因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亲子关系等问题而感到无助?是否希望有机会与资深精神心...
一图读懂丨生理性黄疸 VS 病... - 生理性黄疸 VS 病理性黄疸 - 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小挑战,比如新生儿黄疸这...
原创 上...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小感冒”...
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血... 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TNT)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时,在观察等待策略...
为啥很多人不愿做肠镜?李院士:... 在一个普通的夏日清晨,68岁的王大爷独自坐在自家阳台上,望着手边的健康体检通知单发呆。女儿一再劝他做...
饿了心慌、饭后犯困——都是血糖... 提到 “血糖”,许多人联想到糖尿病,其实它直接影响日常状态——饿了心慌、饭后犯困,都是血糖波动的信号...
又到一年“伤春悲秋”的季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些人每到秋冬就莫名情绪低落,在春日繁花中也提不起劲,这可能不只是 “多愁善感”...
康江健康:人到中年发福需谨慎,... 在生活中,许多中年人都会面临这样的疑问:人到中年,还有减肥的必要吗?毕竟,这个阶段身体机能下降,生活...
秋分后6种疾病高发!做对这几点... 9月23日 我们迎来秋分节气 秋分后,北半球天气转冷 天地生机逐渐收敛 是一年中养生调体的重要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