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确诊人数正在上升!尚无特效治疗药,这类人特别注意
创始人
2025-09-24 17:52:49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小感冒”,竟然能把一个刚满月的孩子送进ICU,甚至让家属签下病危通知书?这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近期在上海许多家庭中,正在真实上演的揪心一幕!

一种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病毒,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袭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上海,感染人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官方报道,在一些儿科医院,RSV的检出率甚至占到了住院儿童的40%以上,更让人焦虑的是,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个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

这意味着一旦感染,特别是对于脆弱的婴幼儿来说,如果没能早发现、早处理,病情就可能急转直下。

“呼吸道合胞病毒”到底是什么“神通”?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善于“伪装”的病毒

这病毒的名字听着怪,但它其实是个“常客”了,几乎每年都要来,往年都是快11月了才冒头,可今年的它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刚开学没多久,就开始大杀四方。

尤其是在上海,住院的孩子里,十个有四个都是因为它,而这病毒最阴的地方,是它太会“装”了。

RSV一上来,症状跟普通感冒一模一样,流鼻涕、咳嗽、稍微有点热,大人一看就觉得是感冒,吃点药、多喝水就行了。

可就这么一耽搁,病毒已经在孩子身体里疯狂复制,把肺里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气管给堵死了,孩子越喘越费劲,最后就发展成了重症肺炎。

其实这不是咱们中国独有的情况,放眼全世界,美国、法国、德国……好多国家今年都乱了套,儿科医院全被这种“伪装感冒”弄的不堪其扰。

很多专家分析,之所以这RSV高发,和疫情防护后形成的“免疫落差”也有一定关系。

你想想,在过去三年我们出门戴口罩,回家就消毒,孩子基本没机会接触到外面的病毒,这就好比一个孩子从小在无菌房里长大,他的免疫系统就像没上过战场的新兵,根本不知道敌人长啥样,也不知道该怎么打仗。

现在大家不怎么戴口罩了,孩子一出门,各种病毒就扑面而来,免疫系统这个“新兵蛋子”,一看到RSV这种“老油条”,直接就懵了,被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孩子的病才发得那么重。

说白了,不是病毒变强了,而是我们的孩子,在这几年里被保护得太好,免疫力没得到锻炼,所以才会让病毒如此肆虐。

更麻烦的是,这病毒还搞“株连”,也就是说会互相传染。

如果大人或者大一点的孩子感染了,可能就是一场普通感冒,自己扛扛就过去了,但他们就成了“移动病毒库”,回到家抱一抱、亲一亲小宝宝,病毒就传过去了。

而小宝宝的免疫系统那么弱,哪经得住这么折腾?所以才会严重到签病危通知书,甚至有的孩子一年多才好透。

那怎么分清这个“伪装者”和普通感冒、流感呢?

练就“火眼金睛”

识别RSV其实另有窍门,普通感冒症状温和,打打喷嚏流流鼻涕,不怎么发烧,流感则来势汹汹,一上来就发高烧、浑身疼得像散了架。

而这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典型的特点就一个字——“喘”。

如果孩子咳嗽,而且呼吸时带着“嘶嘶”的怪声,或者吸气时胸口、脖子都陷下去一个坑,那就要立刻警惕了!这说明病毒已经攻击到肺的深处了。

当然,最准的还是去医院做个检测,拿个棉签在鼻子或喉咙里一捅,十几分钟就能知道是不是它在捣鬼。

可就算查出来了,更大的难题还在后头,因为世界都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对付这个病毒,医生手里没有“子弹”,只能打“辅助”。

比如做雾化,帮孩子把堵在气管里的痰化开,用管子伸进去把痰吸出来,喘得实在不行了,就上呼吸机,但最后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孩子自己的免疫系统发力,自己把病毒干掉。

这就是为什么小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容易成重症,他们的免疫系统太娇嫩了,对付RSV无异于是一场苦战。

就算这病就算好了,也可能留下个“病根”,小时候得过严重的RSV肺炎,长大了更容易反复喘息,甚至得哮喘。

如今全世界的医学专家都在攻坚克难,努力探索出攻克这种病毒的治疗方案,早在2024年,美国就已经研发出了给老年人打的RSV疫苗,还有一种给小宝宝打的“抗体针”,这针就像是给孩子请了个“贴身保镖”,打一针能管好几个月,就算感染了病毒,也不容易发展成重症。

虽然这些方法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但它至少告诉我们,RSV病毒不是不可战胜的。

那么,在咱们能用上特效药之前,该怎么预防自己家孩子得这种病毒呢?

早预防少受罪

第一点,就是别等孩子病了再去医院受罪,从现在开始,就把家里的“防火墙”给建起来,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勤洗手,从外面回家就切断病毒传播源,洗手是把病毒挡在门外的第一步。

其次要少凑热闹,病毒流行的时候,就别带孩子去商场、室内游乐场这种人挤人的地方了,大人要是感冒了,在家最好做好防护措施,别跟孩子脸贴脸。

再者就是管住嘴,别乱亲,这点尤其要跟家里的老人说清楚,很多人喜欢孩子,总想亲两口,但这很危险,大人口水里的一个病毒,对小宝宝来说可能就是一颗“炸弹”,共用餐具、物品也要确保卫生安全。

最后就是多通风,每天把家里的窗户都打开换换气,别让病毒在屋里“开大会”。

大家一定要记住,小孩子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也可能变得非常快,千万别自己在家硬扛,觉得“观察观察再说”,有时候耽误的就是救命的时间。

在特效药和疫苗来到我们身边之前,我们最好的武器,就是我们自己的警惕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好孩子,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家的未来!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5.09.19《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专家最新研判此类人群特别注意》
鹤壁市科学技术局2024.01.05《呼吸道疾病防不胜防,全因“免疫落差”?》
中国青年报2025.09.21《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尚无特效治疗药,这类人特别注意》
澎湃新闻2024.11.10《全球迎来首个面向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日秋分|收好“三忌三宜”养生...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当太阳到达黄经 180°,天地间阴阳之气达到平衡,我们迎...
水质检测全碱度检测方法与意义:... 在水质检测的众多指标中,水质检测全碱度是评估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核心参数之一。它并非指代单一物质,而...
原创 宫... 中国女篮近期在没有重大赛事安排的情况下,主教练宫鲁鸣组织了一次集训,这一决定在篮球圈内引发了不少讨论...
原创 横...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三年后,真的悄然退场了吗? 一、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 很多人...
医生发现:高血压患者若每天吃香... 高血压,作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 高血压堪称“隐形杀手”,它隐匿...
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文化旅游节... 央广网上海9月24日消息(记者郭振丹)9月27日至10月3日,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的202...
男生“小蝌蚪”耗尽的五大表现! 男性精子不会真正“耗尽”,睾丸会持续生产,但短期内过度排精会导致精液量暂时减少。身体感到疲劳、腰酸背...
【原创科普】“更年期”,我们要... 四十年前“80后”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三十年前“80后”是“小皇帝、小公主”,二十年前“80后...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直言:即... 尿毒症,或称终末期肾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疾病,通常在肾功能出现严重衰退后发生。肾脏一旦失去...
韩国总统:要终结朝鲜半岛敌对与... 据央视新闻9月24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地时间9月23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
精神分裂症复发会越来越严重吗?... 精分解惑之精神分裂症复发会越来越严重吗?精神分裂症可以痊愈后不复发吗?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照护...
邯郸钱氏中医:得了精神病的症状... 邯郸钱氏中医介绍,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严重影响患...
多名医生提醒:老年人半夜睡醒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特别是睡眠质量和身体的恢复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很多老年...
女性47岁 左上肺肿块 37×... 女性47岁 左上肺肿块 37×21毫米 一位47岁女性,一周前因咳嗽就医,本以为是普通呼吸道问题,却...
医生再三叮嘱:气温降低,吃降脂... 随着气温渐次降低,人们诸多方面都需做出相应调整,生活习惯、饮食选择,乃至健康管理方式,皆要顺应时节变...
秋分养生丨养生重点阴平阳秘,收... 今日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 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平分秋季,此时,地面上下...
奶类中的这种糖竟是抗癌“秘密武... 编者按:牛奶里除了钙和蛋白质,还藏着一种极少被提及的“隐形糖”。它在实验室里屡次击倒癌细胞,甚至让最...
义诊通知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您是否曾因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亲子关系等问题而感到无助?是否希望有机会与资深精神心...
一图读懂丨生理性黄疸 VS 病... - 生理性黄疸 VS 病理性黄疸 - 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小挑战,比如新生儿黄疸这...
原创 上...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小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