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秋分至,阴阳相半,正是调理身心、为秋冬储备能量的黄金时节。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此时昼夜平分,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干燥,人体大多呈现“外燥内湿”的特点,中医养生宜顺应“平衡阴阳、润燥防寒、收敛精气”。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时值秋分,昼夜平分,养生重在“阴阳平衡”。秋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体内阳气内收,体表的抵抗力急速下降,正是各种病邪入侵的时机,此时养生应重视平衡身心,润燥安秋,增强体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进补不可太过,宜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不利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
秋属肺金,应多喝水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饮食上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升补、清补、淡补、平补、滋补。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万倩雯医生介绍道, 此时可以适当吃些清润、温润的食物以及含酸或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等,如芝麻、山药、荸荠、枸杞、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藕、甘蔗、柚子、柑橘、山楂、石榴、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白萝卜、红薯、老莴苣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五谷类:宜江米、荞面、鲜玉米、高粱、红豆等,肉禽类:宜青鱼、鲜虾、兔肉、排骨肉等。
秋分时节,天气由热转凉,中医认为此时“燥邪当令”,易伤肺津。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今年秋分呈现“燥湿交织”的特点,燥气会让人们感觉口鼻干燥、咽喉不适,湿气又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导致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和腹泻等疾病高发。
天气转凉,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问题,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
✅推荐按揉膻中穴。膻中穴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3~5分钟,可以改善肺部气机不畅症状,还能清热化痰,有利于呼吸通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防护不当会引发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针对腹泻,推荐一款养生粥,用茯苓15g、山药15g、炒薏苡仁30g、粳米50g、百合10g,熬粥温服,可以促进人体胃肠功能恢复,减缓腹泻症状。
秋季风大,花粉、尘埃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此时节的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繁殖,也易引起过敏。
✅专家介绍,秋季人体容易出现鼻痒、鼻塞、流涕不止等症状,可以按揉迎香穴缓解症状。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的位置,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穴位3~5分钟,能快速疏通鼻腔。
秋风带来降温的同时,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减少,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或干裂等问题。
✅很多人一到秋季就会嘴唇起皮,建议:①多喝水,保证皮肤、身体不缺水;②注意保湿,使用滋润一些的润唇膏来保护嘴唇;③注意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减少摄入过辣、过咸、油腻的食物。
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世界是一个整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等机能活动,都受到24节气的影响。
若人体顺应24节气开展保健推拿,结合每个人自身的体质特点,以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帮助肌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达到防病保健,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贡方堂中医门诊部根据节气变换,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特点,推出《24节气保健推拿》,促进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南昌市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
肺与秋气相通应,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秋分穴位养生仍以“补养肺气”为原则,推荐养生穴位:肺俞穴和大肠俞穴。同时配合艾灸,疗效更佳。
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背部之处,与肺脏内外相应,是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按摩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等作用。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敲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迎香穴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秋燥易犯肺,而“肺开窍于鼻”。按摩迎香穴可以润燥通窍,有效预防和缓解鼻炎、鼻塞、流涕等呼吸道问题,是秋季防感冒的要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沿鼻翼两侧上下快速揉搓,感到局部发热、发胀为宜。每天1-2次,每次1-2分钟。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通过健脾(土)可以益肺(金),这叫“培土生金法”。按摩足三里能强壮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津液以抵御秋燥,从根本上预防秋燥。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用力按压,使局部有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
小儿推拿
中医认为,秋分节气推拿重在“润燥、养肺、健脾”。通过按摩肺经、大肠经等穴位,帮助孩子清除体内燥热,润肺止咳,预防呼吸道疾病。同时,节气推拿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秋季常见的便秘、腹泻等消化问题,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
开天门
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儿两眉中间(印堂穴)向上直推至前发际。可疏风解表、醒脑开窍,缓解秋分早晚温差大引发的轻微鼻塞、头痛。
清肺经
一手固定小儿手掌,另一手用拇指指腹自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直推。能清泻肺热、润燥止咳,针对秋分常见的干咳、咽喉干痒。
揉肺俞穴
小儿俯卧,用拇指指腹轻揉其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肺俞穴)。可补肺益气、润燥,强化肺部功能,预防呼吸道疾病。
揉足三里穴
用拇指指腹轻揉小儿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足三里穴)。能健脾和胃、增强体质,缓解秋分脾胃虚弱引发的腹胀、食欲不振。
秋分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养生之道重在“和”字——调和阴阳,缓和秋燥,平和心态。希望大家顺应天时,科学调养,为安然度过秋冬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