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雪域高原 一茬接着一茬干
创始人
2025-09-20 02:09:49
0

郝强到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第一天,压茬交接工作尚未完成,一通电话让他的援藏工作提前开始——当晚,一位突发头痛的患者从一家县级医院转来。初步诊断显示,患者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破裂,亟须手术。

在高原做手术不易,对医生的体力和耐力是双重考验。还在克服高原反应的郝强,决定戴着氧气管与当地医生进行第一次手术配合。整场手术难度较大,耗时70分钟,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在初到西藏的一周时间里,郝强与同事们做了5台危重手术。

郝强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生,也是北京市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郝强和其他20名队员前往拉萨时带着的3个问题。今年7月,他们带着使命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多年来,随着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开展,一批批援藏医生跨越万里来到祖国边陲,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等不利条件,不断提升当地临床救治能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雪域高原筑起健康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十年接力,健康之盾愈发坚固

谈起“进藏为什么”,郝强的话语平实且坚定:“是国家培养了我。从医十余年,我积累了一定的诊疗经验,掌握了神经外科相关领域常见疾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来到祖国边疆,回报国家对我的培养,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回答好“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全方位地了解西藏。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特有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无疑是一种挑战。

“偏远地区的百姓常常需要跋山涉水,才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加之健康意识淡薄,许多小病小痛往往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拖成大病。”郝强介绍,很多神经外科的患者来院时都表现为急症,比如急性颅脑损伤、出血、肿瘤,也有各类外伤、坠落伤等,需要立即开展抢救或开颅手术、介入手术。

拉萨市人民医院坐落在城关区北京东路1号,前来援助的北京医生无一不觉得很有缘分。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北京对口援藏工作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

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北京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领队张晓光介绍,医疗援助工作包括“组团式”医疗援藏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其中,2015年8月,中央组织部作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战略部署,北京市拉开了医疗人才成规模、成建制组团援藏的序幕。11家北京名院“以院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包心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包神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包骨科……像毛细血管一样给拉萨市人民医院“供氧”。十年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共派出管理和临床专家11批次189名、211人次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

十年接力,硕果盈枝。“我们聚焦强三甲及‘大病不出藏’目标,持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与2015年‘组团式’援藏实施前相比,今年医院编制床位由240张增加至如今的550张。与2015年相比,今年医院门急诊量达36.9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25倍;手术量达8021台次,同比增长3.07倍;平均住院日降了1.72天。”张晓光介绍。

一年太短,他们选择留下来

7月17日清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内充满离愁别绪。当天,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18名队员结束援助工作,即将返京。看着大家陆续安检,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张宁眼眶通红,满是不舍。

一年来,张宁与各位队员并肩作战,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推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建设高原健康管理中心,成立高原反应救治中心、中医藏医诊疗中心,建立高原睡眠医学中心,搭建日间手术中心……可是,一年援藏时间太短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各医疗单元,还需要继续开展“师带徒”工作。为了让援藏真正发挥作用、不留遗憾,周宇等几名队员义无反顾地向组织提交了申请,选择继续援藏一年。

7月也是西藏的旅游旺季,初到西藏,一些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此前,有高原反应的游客都挤在急诊就医,和感冒发烧的病人一起候诊,不仅拥挤,还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张宁介绍。为了让高原地区的居民和游客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张宁带领大家建设高原反应救治中心。“我们在急诊区域专门开辟约80平方米独立区域,重点收治新进藏游客及轻症高原反应患者,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天服务约80名患者。”张宁说。

该中心已于今年7月开诊。崭新舒适的就诊椅能调角度,怎么舒服怎么来;电子屏实时更新数据,医生、患者都能及时掌握健康状况。考虑到高原地区干燥、患者易口渴的特点,中心特意放置饮水机,方便患者随时取用;就连缴费都能在诊间完成。“挂号费16元,吸氧55元3角。吸完氧以后,大家都能开心舒适地生活、旅游。”张宁介绍,“我们就是想让大家少跑路,从细节处提升就医舒适度。”

如何把北京的先进管理理念与西藏实际相结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已在西藏工作一年的周宇对此有自己的心得。

去年,作为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周宇身兼数职,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担任办公室主任、组团办主任兼门诊部主任。初到西藏时,他深刻感受到当地医疗条件与北京的差距,尤其是管理模式和业务能力的不足。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基于前期对医院各类行政制度的调研,我牵头修订了医院制度汇编,细化管理职责;修订完善《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新增《拉萨市人民医院科室核心组制度》等,医院的工作流程不断优化,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周宇介绍。

在他的推动下,中医藏医诊疗中心和高原睡眠医学中心等几个中心已启用,且初见成效。尤其是日间手术中心的建立,解决了肿瘤化疗患者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实现了“当天入院、当天出院”的高效模式。此外,周宇还通过前期对体检中心的调研,利用潮汐排班、启用移动CT、绩效激励等多种方式,优化体检中心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新的援藏周期里,周宇将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高原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上,“为了支持医院高质量发展,信息化必须跟上。”周宇坚定地说。

留下科研资料,做文化交流使者

一名藏族女性深受偏头痛困扰三十多年,每次发作都非常剧烈,需要大量的止疼药控制。她接受中医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就有了显著改善。看着患者重获健康,北京市第十批、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拉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兼科教处处长李享十分欣慰。该女士康复后,介绍了不少患者来找他看病。李享认为,这种百姓口口相传的“组团式就诊”,反映了“组团式”援藏的成果。

作为团队中首个参与临床一线实践的中医科医生,一年来,李享牵头成立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成功申报了4项新技术;带领团队开展全院中医会诊及MDT(多学科会诊)……他的到来,不仅拓展了“组团式”援藏工作的服务范围,也推动了内地与西藏人民的团结互助、友好交流。

“来藏前,我在知网检索‘高原中医药’等关键词时,发现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相对空白阶段。”李享介绍。于是,他带领团队积攒优势病种的临床队列,主动记录病患的各项数据进行研究,期望给拉萨的医生留下一些资料成果。“如今,我们已经详细收集了1000余名患者的信息,最终得出,通过中医治疗,这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2.8%,其中,对困扰当地人的失眠、妇科疾病、皮肤类疾病和儿科疾病4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李享介绍。

如今,拉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规模越来越大,有时李享半天接诊近40名患者;外出义诊时,排队看中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让他意识到:传统医学在西藏有着强大的人民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医疗援藏工作在提高当地救治水平之余,还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使命。”李享表示,“作为援藏团队的一员和传统医学的传承者,我愿为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特约记者 姚秀军 实习记者 刘阳河 苏醒

编辑:于洋

校对:杨真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积极守护新生命诞生的“第一通道... 为指导临床医生在确保妇科肿瘤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更妥善地保护患者生育力,健康报于9月10日推出守护妇科...
投身雪域高原 一茬接着一茬干 郝强到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第一天,压茬交接工作尚未完成,一通电话让他的援藏工作提前开始——当晚,一位...
如果探头会说话,它会选择什么样... 在超声诊断的舞台上,超声探头是绝对的主角,它负责发射和接收声波,是医生洞察人体内部奥秘的“眼睛”。而...
男人啥事都跟你说,背后藏着这几... “他什么事都跟我说,工作上的烦恼,甚至家庭琐事都毫不避讳...”好友小敏困惑地问我,“你说这到底意味...
男性功能障碍调理:6类常用药物... 男性功能障碍(如BQ功能异常、SJ控制障碍)的核心问题多与“血管供血不足、神经信号传导异常、激素水平...
心脑血管防护:5种中成药的降压... 中医认为脑卒中的发生多与“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痰浊阻络”相关——高血压、高血脂是重要诱因,气血不畅易...
郑东新区这项免费体检活动,让温... “体检环境舒心、服务周到贴心,看到这里有书吧,便想把自己收藏的书捐过来,以表心意。”近日,郑州市郑东...
长期炎症会“唤醒”癌细胞!警惕... 持续性疲劳、全身疼痛酸痛、皮肤发红湿疹、经常腹泻或便秘……这些生活中很常见的表现,可能是长期慢性炎症...
每日一膳|给脾胃培土,为肠道加... 【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
医生发现:老年人若每天吃花生,... 清晨六点半,刘大妈拎着菜篮走进菜市场。她六十五岁,腰板还算硬朗,就是去年体检报告上“总胆固醇6.2”...
原创 入... 养肺就是养命!有句俗语叫 “秋吃白,病不来”,在中医学理论中,白色食物有养肺之效,秋季与肺脏相应,此...
原创 国... 【改写后的版本】 今天凌晨的意甲第三轮上演了一场焦点战,国际米兰客场对阵尤文图斯。比赛过程一波三折...
原创 刺... 男排世锦赛小组赛爆冷不断,多支强队陷入晋级危机 在男排世锦赛小组赛第二轮的激烈较量中,各支球队都使出...
原创 都... 最近,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的消息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在看到新闻后,会好心提醒身边信仰耶稣的朋友:...
科普 | 黄体破裂:不容忽视的... 一、什么是黄体? 黄体是卵巢排卵后形成的内分泌腺体,呈黄色,富含血管。正常黄体在排卵后10-14天逐...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重塑基层患者... 9月上旬,豫东北的清晨已带了些许凉意。一大早,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早已人头攒动。骨科、普...
特发性震颤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 特发性震颤并非老年专属,41岁的职场人士也可能受其困扰。该病主要表现为手部不自主震颤,尤其在进行写字...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往往在早期就出现信号,但却经常被患者忽视。广州华康中医医院在临床随访...
原创 成... 成都蓉城在亚冠小组赛中对阵韩国劲旅蔚山现代,这场比赛原本有望成为球队的转折点。上半场比赛中,外援前锋...
秋季“养阳”黄金期,茄子苦瓜靠... 秋季,是大自然阴阳交替的时节,此时养生重在“养阳”。在这个时候,茄子苦瓜等蔬菜虽有其益处,但从养阳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