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重塑基层患者就医新体验
创始人
2025-09-19 21:14:05
0

9月上旬,豫东北的清晨已带了些许凉意。一大早,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早已人头攒动。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每个义诊台前都排起了队。76岁的台前县村民李老先生一早就让儿子开车送他赶了过来。他说:“听说省里专家今天都来,我这腿疼了多年,得让他们瞧瞧。”

这一天,是豫东北医院开诊一周年的日子,也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百年省医 福泽行动”系列惠民活动的首场义诊。一年前,这家坐落于河南东北角、紧邻山东的医院正式运行,目标直指“大病不出县”。如今,从数据到故事,从专家到患者,都在无声诉说着一场医疗资源下沉的扎实实验。

从“一个月20例”到“一天30例”

“刚来的时候,我们科一个月也就做20例胃镜,还主要是检查。”刘博伟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也是豫东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一年前,他和同事肖伟、张振娟一同被派驻到这里。

如今,消化内科一天就能完成近30例内镜手术,目前已累计完成4020例内镜手术,其中三级、四级高难度手术440例。更让刘博伟自豪的是,ERCP(经十二指肠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EUS(超声内镜)、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这些以往仅在少数三级医院开展的技术,如今已在这里常规开展。

变化不只发生在消化内科。

在骨科,科主任张振带领团队迅速补齐关节镜手术的短板,全面开展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交叉韧带重建等微创手术,甚至成功开展了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重建术;普外科专家陈文超带领团队开展荧光导航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一种治疗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等14项特色技术;眼科专家董良团队开展200多例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包括濮阳地区首例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之前不少青光眼、白内障的老年患者,因为不方便到外地就医拖延多年,现在大部分在家门口就完成了手术。”董良说。

每周日傍晚那辆开往县城的班车

技术是怎么“长”在县城的?答案藏在每周日傍晚那辆从郑州出发的大巴车里。

车上坐得满满的,都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管理骨干和医护专家。他们周一到周五在豫东北医院出门诊、做手术、带教学,周五晚上再返回郑州。一年来,这趟班车从未间断。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决策部署,河南省人民医院将豫东北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从战略定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

豫东北医院明确定位为辐射豫东北及鲁西地区的高标准区域医疗中心。为确保目标落地,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推动的一体化管理,让豫东北医院全面“移植”总部的制度、标准和流程。一年时间,豫东北医院制定完善78项医疗制度,修订5本护理指导书、质控病历7550份,开展培训300余场。

140多名常驻带教的专家,把省医的技术、管理、服务,扎扎实实地带到豫东北群众身边。

但比制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人的成长。

“导师制”与“带不走的医疗队”

苗风楠是豫东北医院肾内科的医生。今年,她成为首批被派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总部学习的学员。她的导师是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张宏涛,学习重点是血管通路技术。

“老家很多透析患者,如果管道堵了、窄了,只能往外地转。如果我能把技术带回去,老百姓就方便多了。”她说。

像苗风楠这样的学员,还有重症医学科的李斌元、口腔科的王婷婷。他们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为期3年的驻点学习——“导师制”是豫东北医院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创新。

此外,豫东北医院还根据薄弱科室需求,灵活选派人员到郑州进行3个月~6个月的短期培训。一年来,累计7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赴总部进修,医院内部开展培训近400场、省级学术论坛13期,覆盖上万人次。

本土医务人员正在快速成长。

心内科两名当地选调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心脏介入治疗,另两名可熟练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妇科绝大部分医生宫腔镜手术达省级水平;神经内科选调医师郭万超当选濮阳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首届常务委员……

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正在豫东北扎下根来。

县医院里的“驾驶舱”与云端会诊

66岁的方老先生是信息赋能的受益者。今年5月,他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情况危急。豫东北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第一时间连线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魏立。两方专家共同分析病情、制定方案,避免了患者转院奔波。

“在县里就能请省里专家一起看病,不仅帮老百姓省了时间和路费,诊断也更准、更快。”主管医生袁登伟说。

这一切,得益于豫东北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

河南省人民医院将总部的“数据集成分析工具”整体迁移至此,构建起一套简洁实用的运营管理“驾驶舱”。管理层可实时监测门诊量、床位使用率、耗材周转率等关键指标,及时优化资源。

电子病历系统与总部互联互通,专家可随时远程调阅病历、参与会诊。对患者而言,手机一点就能预约挂号、线上支付、查询报告,AI(人工智能)导诊系统还能根据症状快速分诊,大幅缩短排队时间。

“以前看病总往市里、省里跑,路上就得大半天。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服务,手机一点,流程清清楚楚,真省心!”带着父亲复诊的刘女士说。

从精准定位到一体化管理,从专家下沉到本土人才培养,从智慧服务到远程医疗,豫东北医院用一年时间诠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内涵,将“大病不出县”的愿景照进了豫东北及周边群众的生活。

目前,豫东北医院的三级、四级手术占比已经达到65.74%,并填补当地110余项新技术空白。

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必再辗转求医”的家庭,是省级医疗资源真正“沉到底”的持续努力。

门诊大厅的义诊依旧热闹。秋阳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每一位专家认真的面容上,也落在每一位患者期盼的眼神里。(通讯员 张晓华 崔冰心 张书豪)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刺... 男排世锦赛小组赛爆冷不断,多支强队陷入晋级危机 在男排世锦赛小组赛第二轮的激烈较量中,各支球队都使出...
原创 都... 最近,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的消息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在看到新闻后,会好心提醒身边信仰耶稣的朋友:...
科普 | 黄体破裂:不容忽视的... 一、什么是黄体? 黄体是卵巢排卵后形成的内分泌腺体,呈黄色,富含血管。正常黄体在排卵后10-14天逐...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重塑基层患者... 9月上旬,豫东北的清晨已带了些许凉意。一大早,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早已人头攒动。骨科、普...
特发性震颤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 特发性震颤并非老年专属,41岁的职场人士也可能受其困扰。该病主要表现为手部不自主震颤,尤其在进行写字...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往往在早期就出现信号,但却经常被患者忽视。广州华康中医医院在临床随访...
原创 成... 成都蓉城在亚冠小组赛中对阵韩国劲旅蔚山现代,这场比赛原本有望成为球队的转折点。上半场比赛中,外援前锋...
秋季“养阳”黄金期,茄子苦瓜靠... 秋季,是大自然阴阳交替的时节,此时养生重在“养阳”。在这个时候,茄子苦瓜等蔬菜虽有其益处,但从养阳角...
血糖超标难以控制,到底该选基础... 今天,张医生想和朋友们聊一聊胰岛素的选择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国人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
孩子休学后,90%的家长都在做... 在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第十一年,一个许久不曾开口的男孩轻声告诉我: “老师,如果我是一颗种子,那我需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 9月1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以下简称河南医院)正式开诊运行,“沪豫名医中原行”活...
阳事不举辨证用药:6种中成药的... 中医认为阳事不举多与“肝气郁结、湿热下注、瘀血阻滞、心脾两虚、肾阳不足、肾阴亏虚”相关,不同证型症状...
狐大医 | 高血压糖尿病是“元...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 康佳鑫 编辑 | 原野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代谢器...
科学减重 重塑人生 临沂市首届... 引言:从“胖”到“壮”的百日奇迹 100天,减重37.1斤,腰围减少23厘米——这不是广告语,而是莒...
新手爸妈必看:儿童1型糖尿病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充满期待与担忧。你是否想过,孩子的健康可能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风险?近...
人到中年:唯有运动,治愈一切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工作压力大,内心焦躁,出去跑几圈,心情立马好很多。 伤心难过,提不起劲儿,马...
【技精医湛】心脏磁共振查不查?...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 韩伟宏 副主任医师 华海琴 什么是心脏磁共振成像? ...
原创 冬... 寒风一吹,我就惦记起家里那口咕嘟咕嘟冒热气的汤锅了!谁说养生非得苦大仇深?捧着碗热汤缩在沙发里,暖意...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脾胃病科刘瑜医... 刘瑜,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
【佑安荣誉】硬核实力,佑安人在... 近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病理学第2025年学术年会“‘慧眼识图’青年病理菁英挑战赛”中,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