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宋黎胜
“得知病情,天塌了一样。”小伙呆呆坐在病床流泪,好大一会才缓过劲来。他被查出印戒细胞胃癌,这类癌恶性高、进展快、预后较差,被称为“胃癌之王”。
贴秋膘后腹痛查出“胃癌王”
“哥几个聚聚,吃顿好的,也算贴秋膘吧!”今年30岁的任先生(化名)为单位技术骨干,平时忙起来一周得两三次加班,在家也是刷手机到深夜;饮食上,对烧烤、麻辣等“重口味”情有独钟, 每次聚餐少不了酒……近日贴秋膘,又是大快朵颐。
回家后,任先生腹胀腹痛明显,拗不过家人相劝次日去了当地医院。
这一查,还真发现大问题,“胃镜发现胃窦小弯侧有一不规则溃疡,病理报告为印戒细胞癌。”任先生手机一查,心直往下沉。
会不会搞错呢?怀着侥幸心理,任先生在母亲陪同下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元宇专家门诊。经验丰富的王元宇分析病情后认为任先生胃恶性肿瘤明确,肿瘤类型差,建议尽早手术。接下来,王元宇等为他施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同样是印戒细胞癌。
“其实, 两个多月前就出现间歇性上腹部疼痛,腹胀,偶有黑便,一直以为是胃病,自己服点胃药。”若不是此次聚餐后症状突然加重, “真相” 很可能还得拖段时间才会揭开,术后任先生回想点点滴滴,很是懊悔。
“近年来,年轻人胃癌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年轻胃癌患者的分化类型比较差,印戒细胞癌居多。”王元宇说,胃癌中最常见是腺癌,在腺癌中的印戒细胞癌,发病率较低,但恶性程度较高,“印戒细胞癌年轻人多发尤其是年轻女性, 而年轻患者往往不愿胃镜筛查,甚至不太愿意上医院。”
关于胃癌那点事
中国最新数据显示,胃癌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五,胃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王元宇说, 像任先生这样的年轻胃癌大多和他们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大、熬夜、肥胖等)密切相关。其中少部分与家庭遗传、基因突变等相关。
亡羊补牢不如篱笆扎紧,王元宇提醒,不良的饮食习惯应该改一改:
不要太重口味,摄入过量的食盐会导致损伤胃黏膜屏障;经过腌制发酵而制成的腌制食品(如梅干菜、腊肉、酱鸭),不仅是高盐食物的典型代表,同时这些食品含有的Ⅰ类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等增加胃癌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推荐少吃腌制食品,限制深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
熏烤食品少吃,如经熏烤的禽肉、畜肉、鱼肉等。烧烤、油炸等烹饪过程会破坏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食物脂肪焦化产生的热聚合反应与蛋白质的结合也易产生苯并芘等高致癌物。此外,熏烤食品大多也是高盐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和含糖分高的食物及不规律的饮食睡眠习惯也会导致胃酸增加,进而损伤胃黏膜,时间久了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戒烟戒酒。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大量饮酒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酒精摄入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癌风险明显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且饮酒对胃癌风险的影响在我国人群中尤其明显;燃烧烟草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胃造成直接刺激和影响,刺激效果重复,长期,容易引起内皮细胞基因突变,诱发胃癌症。
王元宇表示,预防胃癌的发生,要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比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少盐,少吃或不吃腌熏食品等;一旦出现腹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大便颜色发黑、体重快速下降等异常情况,就应警惕,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