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王阿姨绝经5年了,最近总感觉阴道干涩刺痛,有时还会尿频尿急。她不好意思说,自己买了洗液用,结果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出现了血尿。
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萎缩性阴道炎合并尿路感染,这都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惹的祸。王阿姨这才想起,绝经后自己除了带孙子,基本不出门,饮食也很随意,很少吃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
医生给她开了局部雌激素软膏,还嘱咐她多喝水、勤换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即可。护士教她做盆底肌训练,说能改善泌尿系统不适。同时提醒她,绝经后要定期做妇科检查和骨密度检测。
现在王阿姨按医嘱治疗,不适症状渐渐消失了。她也开始注重饮食均衡,每天出去散步,还拉着老姐妹一起学习绝经后保健知识,笑着说:“可不能因为不好意思,耽误了自己的健康。”
01
绝经后女性需警惕的
5个身体异常信号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身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发生变化,一些异常症状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风险。如果出现以下5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
1.反复尿频、尿急或尿痛
由于雌激素减少,尿道和膀胱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的风险明显增加。此外,盆底肌松弛也可能导致尿失禁或排尿不畅。如果出现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甚至血尿,需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
2.异常阴道出血
绝经后正常情况下不应再有阴道出血,若出现点滴出血、褐色分泌物或明显鲜血,需高度警惕。可能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病变、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建议尽快做妇科超声(尤其是阴道超声)和宫颈癌筛查(TCT+HPV检测)。
3. 持续腰背疼痛或身高变矮
雌激素缺乏会加速骨量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腰背酸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甚至轻微跌倒就引发骨折。如果发现身高比年轻时降低超过3cm,或出现驼背,应进行骨密度检测(DXA检查),并评估是否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
4. 下肢水肿、静脉曲张或腿沉
雌激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下肢水肿可能提示:
静脉回流障碍(如深静脉血栓,尤其是长时间不动后突发单侧腿肿),以及心脏或肾脏功能异常(如心衰、肾病综合征)。若伴随腿沉、皮肤发红或疼痛,需做下肢静脉超声或心血管相关检查。
5. 外阴瘙痒、干燥或皮肤颜色改变
雌激素减少会导致外阴和阴道黏膜萎缩(萎缩性阴道炎),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烧感、性交疼痛等。此外,外阴皮肤出现白斑、增厚或溃疡,需排查外阴白斑或外阴癌。日常可使用保湿剂缓解干燥,若症状持续,需妇科检查及必要时活检。
02
如何科学应对绝经后身体变化?
1.科学补充营养,调节代谢
每日摄入1000-1200 毫克钙(如牛奶、豆腐)和 800-1000 国际单位维生素 D,预防骨质疏松;减少精制糖和反式脂肪,增加膳食纤维(燕麦、芹菜)和优质蛋白(鱼类、鸡蛋),控制腹型肥胖。每周吃 2-3 次深海鱼(如三文鱼),补充 Omega-3 脂肪酸调节血脂。
2.规律运动,强化身体机能
每周进行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搭配 2-3 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练习,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每天做10 分钟凯格尔运动(收缩盆底肌 5 秒再放松),改善尿失禁和阴道松弛。运动时避免剧烈跳跃,以防骨折。
3.针对性干预不适症状
潮热盗汗者可穿透气棉质衣物,避免咖啡因和酒精;阴道干涩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湿剂或局部雌激素软膏;情绪波动明显时,通过冥想、社交活动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4.定期专项体检
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含宫颈筛查、阴道超声)、乳腺钼靶或超声;每1-2 年检测骨密度,65 岁以上女性每年查一次;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早发现心血管和代谢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