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暑气渐消,秋燥渐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顺应时节调整生活习惯,是为秋冬季健康打下基础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秋季养生建议,请您收藏并实践。
滋阴润燥防秋乏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涩等“秋燥”症状。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滋阴润肺的食物,例如梨、百合、银耳和蜂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润燥,还可补益脾胃。尽量少食辛辣、油炸等易导致“上火”的食物。此外,所谓“贴秋膘”也应适度,饮食仍以清淡、均衡为要。
推荐做法: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蜂蜜水或淡盐水,有助于滋润肠道;
将梨切块加水与少许冰糖同煮,比生吃更润肺;
煲汤时加入麦冬、玉竹等药材,增强滋阴功效。
早睡早起蓄精力
秋季应顺应自然界“收敛”的特性,调整作息时间。尽量早睡,以助身体恢复;适当早起,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充足的睡眠能提升免疫力,降低感冒风险。
推荐做法:
睡前1小时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加艾叶或生姜以促进血液循环;
早晨起床后双手搓热,轻轻按摩面部,从额头至脸颊,唤醒肌肤活力。
适度锻炼强体魄
秋季适宜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可舒展筋骨,又避免过度出汗导致津液耗损。运动后应注意补水,避免在大风或气温过低的时段锻炼,同时做好保暖。
推荐做法:
早晨可尝试“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持续5–10分钟,有助增强肺功能;
运动后喝温淡茶水,尽量避免饮用冰水,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调畅情志防悲秋
秋风萧瑟,易引发情绪低落,中医称之为“悲秋”。建议多到户外晒太阳、欣赏秋景,或与朋友交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情绪舒畅有助于身心调和,提升整体健康。
推荐做法:
闲暇时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或自然白噪音,放松心情;
每天记录三件让自己感到开心的小事,培养积极情绪;
在家中养几盆绿植,为生活环境增添生机。
精诚博爱医院提示:秋季养生,贵在顺应自然、适度调整。从日常点滴做起,使身体与自然节奏同步,方能安然享受这个丰收而惬意的季节。